77小说网 > 美食外交官 > 第6章 颐四时开张

第6章 颐四时开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77小说网 www.77shu.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楚辞指着甲同学说道:“还是你消息灵通,我确实准备弃笔从商,等我酒楼开张了,多来捧场啊。”

    “哇......”众人一阵喧嚣声炸开。

    “楚辞怎么去经商呢,他可是院长的儿子。”同学乙不可思议道。

    “读不下去了,早早放弃有什么不好,人家这叫有自知之明。”同学丙一脸不屑的说。

    “人家楚辞就算创业失败,还可以回来继承学院啊。”同学甲一脸羡慕地说。

    ......

    外面喧喧嚷嚷,对于不在意的事情楚辞一向懒得管。

    不过楚辞的性子懒是懒,但要么不做事,一做起事来,绝对比谁都认真。

    楚辞能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把酒楼的一切定下来,足以说明一切。

    有“美食空间”的食谱助攻,再加上楚辞在“吃”上的天赋,设计出来的菜单绝对让人耳目一新。

    楚辞在美食上首开先河,创制了一系列以精致著称的功夫茶和养生滋补菜,瞬间提升了这时期美食的档次和品相。

    光靠美食出众,就想让酒楼名声大噪还差点儿意思。

    为了让食客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于是她对酒楼的环境和菜品的风味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首先,她将酒楼的地址选在了景色秀丽的鸣沙谭旁边,这里位于凌州雩山脚下,植被茂密,景色宜人,环境优美,这样的环境能让前来就餐的食客们心旷神怡。

    原本这个位置是个风水宝地,价格极贵,但同时又很偏僻的,毕竟谁也不会吃饱了撑着大老远的跑来吃一顿饭、买一坯布!

    楚辞观察地形之后,之所以远是因为要绕半个山,两点之间直线最近,她直接让人在雩山旁鸣沙谭上架起木桥,直接缩短了路程。

    酒楼一切准备就绪,命名这块楚辞就有些头大。

    按照楚辞的惰性,是想直接照搬什么醉仙居、醉红楼、会宾楼省事了。

    主要是楚老爷子发话了,要取一个满载中华文化,既要体现酒楼满足口腹之欲的功能,又要不俗气,并能够彰显酒楼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名字,才不跌了楚家书香门第的份。

    尽管楚辞将这个任务转移给了唐禹唐潇潇,但他们搜肠刮肚想了一大堆名字,楚老爷子仍然一个满意的也没有。

    在三人心中发苦之时,楚老爷子终于“千呼万唤”地让人送来了亲笔书写的牌匾,“颐四时”三个字大气磅礴、气宇轩昂,亮瞎双眼。

    据楚爷爷说,这个名字既突出颐养身体,延年益寿之意,更突显了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的第一要务是使天下百姓有饭吃。

    文邹邹的意思楚辞不太懂,但比之“园”“楼”“餐馆”来,的确显得上档次了不少。

    颐四时开业当天不仅生意火爆、高朋满座、胜友如云,门口车水马龙。

    可以说与楚辞无关,来的人基本都是冲楚老爷子、楚父的面子来的,或者唐禹唐潇潇生拉硬拽来捧场的,也有楚家学院的同学三两个结群来支持一下楚辞创业的,最后就是少数图新鲜凑热闹的。

    “颐四时,此名典雅庄重,内涵深远,怕是出自楚老之手吧?”

    二楼包厢雅座的一位文人青衣长袍马褂的老爷子开口问,正是凌州德高望重的退休官员于世纬,于老爷子。

    楚老爷子右手捋胡须,淡笑点头不语,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这招牌上的字,隶书篆韵,极见功力,楚老宝刀未老啊。”

    说话的正是著名书法家兼美食家向北山,他一到门口就留意到那一手极尽锋芒的字。

    “如果我猜的没错,颐四时三字是典出《易经》吧?楚老将饮食和养生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以及治国联系起来,意高一筹。妙!妙啊!

    这份文化底蕴在别说在凌州,就是在全国的万千饭庄、餐馆的招牌字号中怕也是独一份的......”

    漂亮话像不要钱一样的往外丢的人正是唐潇潇唐禹的老爹唐博。

    楚老爷子今天倒是言笑晏晏,对唐博没有往日的横眉冷对。

    这唐博年轻时候也在楚家学院读书,和楚屿辰一起都是楚老爷子寄予厚望的得意门生,结果一个半途下海经商,一个懒得去科考还是楚老爷子逼着才继承学院院长的。

    想想楚老爷子就恨不得一口老血喷过去,怎么可能给他们好脸色呢。至于孙子也下海开酒楼,这能一样吗?就是偏心,没有理由。

    “不仅名字取的好,这装饰也是极为雅致......”。

    “都是我那不孝孙瞎折腾的,各位不吝捧场,老朽感激不尽,饭菜粗鄙,待会大家伙切莫客气,今日一定杯酒尽欢。”

    这话说得谦虚,但楚老爷子如果你一脸骄傲的笑意不那么明显的话,会更让人相信。

    楚辞四处巡视了一番,在门口听到楚老爷子他们的对话,心中一暖。

    真是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头子,面上反对自己开酒楼,私底下偷偷帮了自己许多。

    楚爹是完全撒手不管,由着自己喜欢。楚老爷子就完全相反,事事都要操心,这酒楼能够顺利买下来还是楚老爷子亲自去说合,钱不够也是他让刘伯送来的。

    今天来那么多人来,就算众人想捧场也要知道不是?楚辞不用想就知道是楚老爷子事先透漏风声出去,像向老于老这样的少不得是楚老爷子郑重相请才来的。

    不然自己一个半大小子开个酒楼,给人感觉就是瞎胡闹,谁在意?

    这般想着,楚辞更是打醒了十二分精神,少不得投桃报李,招呼好了,让楚老爷也有面子不是。

    于是她麻利地让人上菜。

    酒楼自然不可能就她一个厨师,她早就招聘和培训十个厨师,按照她的方法流水线制作。

    今天一早,她就亲自指挥厨师们烹制出坛子肉、脆皮叉烧、香花鸡丝、烧牛头方豆酱水煮龙舌......特别是她借鉴了云南少数民族用竹筒烧菜的方法,独创出了“青筒鱼”这道菜,将鲜鱼、佐料与适量的清水放置在竹筒之中,密封后放在炭火上烤,烤到现在几个小时了,竹子的清香味完全融合于鱼肉和汤中,整个厨房飘香四溢。

    昨天在市场上意外收获的龙头鱼,楚辞本来想留着自己解馋的,今天现在决定做两道给楚老爷子涨涨脸。这个时期的人是不敢吃龙头鱼的,因为龙头鱼有毒。楚辞却是知道怎么处理龙头鱼的,只要剥皮去头,剩下的就没有毒,而且是极品美味。

    把龙头鱼处理干净后,加入陈皮丝、红枣片和姜片以及盐巴耗油腌制十分钟,在上蒸笼猛火蒸十分钟,最后淋上沸腾的花生油,一道雪莹鲜嫩的枣蓉清蒸龙头鱼就可以上桌了。

    “这脆皮叉烧,一层酥脆的外皮包裹着蜜香的猪腩肉,香脆无比......太绝了。”唐博不住的称赞,这脆皮叉烧深得他心。

    “这叉烧酥也毫不逊色......”

    在大家吃得差不多,点评着的时候楚辞端了最后一道菜上来。

    “各位老爷子,来来来,最后一道主菜——枣蓉清蒸龙头鱼。”

    “龙头鱼?龙头有大毒,食之杀人!楚辞,可不能乱开玩笑。”于老爷子有些不快。

    “我怎么会拿有毒的菜肴上来呢,龙头鱼的毒在头上的刺和皮肤,处理好的龙头鱼不仅没毒还是难得的美味......且我爷爷也在这,我总不会毒死自己的爷爷。”楚辞翻翻白眼说道。

    楚爷爷闻言嘴角抽搐得厉害,这孙子说话能不能委婉一点。

    虽然楚辞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众人却都不敢冒险,也不敢让别人冒险,场面一时有点僵。

    正大家相顾四望之际,楚辞想着是不是要端走自己吃的时候,唐博顶着楚老爷的眼神压力率先动筷夹起一块鱼肉,算了,自家未来女婿的场子还是要捧一下的。

    楚老爷子看唐博的动作觉得这小子顺眼多了,也没那么讨厌了。

    唐博在品尝一口之后,也不说话,忽地埋头大吃起来。

    出了名敢吃的向北山见状眼睛一亮,下筷如有神箸,品尝起来,半响开口说道:“如此美味,毒死也值得!”

    “这味道太妙了!龙头鱼竟如此肉质细嫩,滋味淡雅鲜甜,而且肉多而无刺,入口即化!”唐博打了一个饱嗝,也附和道。

    有一个人试,有两个人吃,其他人就陆陆续续的举起筷子,无不意外都被这道龙头鱼征服了。同样的场景,在其他的包厢依样画葫芦得上演着。

    经过今天之后,凌州的饮食届出现了一副奇葩的景象。那就是凌州人明知龙头鱼有毒却忍不住要吃,然后边吃边怕死,边怕死边吃,如此循环往复,可以说吃的就是一个心跳,每天来颐四时寻求美味和心跳的人络绎不绝。

    颐四时很快就成为与容和园、佳品居等齐名的凌州著名酒楼之一,可以说颐四时一炮打响了名堂。

    招牌写得好,名字取得妙,菜肴万千变化,成为颐四时三绝,其名声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