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自主研发药品 > 第395章 你忘记你说的话了么(第2页)

第395章 你忘记你说的话了么(第2页)

这时,冷藏柜的警报声突然尖锐地响起。凌霄冲过去时,看见温度显示屏上的数字正疯狂跳动。他猛地拉开柜门,冷气裹挟着熟悉的薄荷香扑面而来——那是孩子们用捣碎的薄荷叶泡成的水,被偷偷倒进了温控器旁边的储水槽,说是“给星星样本扇扇子”。

“温度传感器受潮了。”林夏举着吹风机赶来,热风扫过金属表面时,凝结的水珠正顺着柜体缓缓滑落,在地面聚成小小的水洼。阳光透过水洼折射到墙上,竟映出片晃动的光斑,像极了孩子们画里闪烁的星河。

正午的阳光斜斜切进实验室时,市立医院的总机突然打来电话。陈岚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安安的体征稳定了!刚才做的脑脊液检查,星桥蛋白的表达量比上周翻了三倍!”

离心机恰好完成本轮运转,发出提示音。凌霄打开样本舱,透明试管里的液体正泛着淡淡的蓝光——那是星桥细胞特有的荧光反应。他忽然想起安安画的那幅画:桥的尽头站着穿白大褂的小人,手里举着会发光的试管,桥栏杆上爬满缠着输液管的藤蔓,藤蔓顶端全是星星形状的花苞。

“把最新的培养基配方传过去。”凌霄对着对讲机吩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实验记录本上的桥。纸上的孩子们举着各式各样的星星:有的是用蜡笔涂的金色,有的是用碎布头粘的,最边缘那个被画得格外大的星星里,还歪歪扭扭写着“谢谢”两个字。

暮色漫进实验室时,数据组突然爆发出欢呼。林夏把打印出来的图谱举过头顶,绿色曲线在荧光背景下划出完美的弧度:“找到了!星桥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结合位点!”

老教授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就像钥匙找到了锁孔。”他指着图谱上交汇的两条线,“你看这里,星桥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正好能激活受损神经元的自我修复机制——这不就是孩子们说的‘星星在修桥’吗?”

冷藏柜突然发出轻微的震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苏醒。凌霄打开柜门,只见最上层的样本盒里,原本静止的星桥细胞培养液正泛起细密的涟漪,蓝光在液体深处明明灭灭,仿佛整条银河都被装进了这小小的容器。

深夜的实验室响起打印机的嗡鸣。凌霄盯着新出炉的报告,指尖在“临床实验准入标准”几个字上反复敲打。玻璃窗上凝结的水汽里,忽然映出个小小的身影。他转头看见安安抱着玻璃瓶站在走廊,身上还穿着条纹病号服,身后跟着举着手电筒的陈岚。

“我偷跑出来的。”安安把玻璃瓶举得高高的,里面的星星已经快要装满,“护士姐姐说你们在给星星桥装路灯,我想来看它们亮起来的样子。”

冷藏柜的蓝光透过玻璃门漫出来,恰好照亮安安眼里的期待。凌霄忽然想起父亲处方单上的那句话,转身从培养箱里取出支样本管。蓝光在孩子掌心流转时,他轻声说:“你看,它们已经在发光了。”

凌晨三点,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十几个穿着病号服的孩子踮着脚走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捧着自己的星星容器。陈岚举着手机照明,屏幕光映着她泛红的眼眶:“他们说要给叔叔们当灯塔,等星星桥通车的时候,第一个报时。”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容器摆在实验台边缘,组成圈闪烁的光带。最小的那个男孩突然指着冷藏柜,声音带着童稚的惊喜:“看!星星在跳舞!”

所有人都转头望去——星桥细胞的培养液正在玻璃管里缓缓旋转,蓝光随着液体流动形成螺旋状的光轨,像极了孩子们画里缠绕在桥身上的光带。林夏突然捂住嘴,眼泪砸在键盘上:“是细胞在迁移……它们在自己搭建连接通道。”

天快亮时,第一个临床实验者的名单确定了。凌霄在表格顶端写下安安的名字,笔尖划过纸面时,听见身后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老教授正把孩子们的画一张张贴满整面墙,阳光穿过画纸上的星星镂空,在地面投下跳动的光斑。

“快看这个。”老教授举起幅新画,桥的两侧画着两排小人,左边是穿病号服的孩子,右边是穿白大褂的研究者,他们的手在桥中间紧紧握在一起,握成的形状正是颗完整的星星。画的角落里写着行拼音:“我们一起走。”

离心机再次启动时,凌霄发现样本管上多了些小小的贴纸。是孩子们趁他不注意贴上去的星星,有的还画着笑脸。他忽然注意到冷藏柜的温度显示屏旁,不知谁粘了张便利贴,上面画着简笔画:个小人举着试管,试管口飞出无数星星,星星连成的桥正通向远方的太阳。

晨光爬上操作台时,林夏突然指着监控屏惊呼。画面里,安安病房的监护仪曲线正变得平稳柔和,像条被星光熨平的河流。而实验室里的星桥样本,蓝光强度正以相同的频率起伏,仿佛隔着miles的距离,在与那个小小的生命进行着神秘的共鸣。

“开始吧。”凌霄按下传输键,临床方案化作数据流涌向市立医院的服务器。墙上的画被晨风吹得哗哗作响,那些纸质的星星在阳光下透亮,竟真的像是在发光。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医生手里的不是技术,是别人的人生啊。”

当第一缕阳光越过医院的天台,照进安安的病房时,陈岚拍下了张照片。病床上的女孩睡得安稳,床头柜上的星星瓶反射着晨光,而玻璃瓶里,那颗最大的星星上,不知何时被人用马克笔写了行字:“今天通车啦”。

实验室的打印机吐出最新的检测报告,星桥细胞的存活率达到了惊人的97%。凌霄在报告末尾画了个小小的星星,忽然听见走廊传来喧闹的脚步声。孩子们排着队走来,每个人手里都举着新折的星星,陈岚跟在最后,手里捧着个更大的容器——里面是所有患儿的家长连夜折的星星,已经堆成了小山。

“我们想给桥加个收费站。”领头的安安举起手里的星星,认真地说,“每个通过的人都要留下一颗星星,这样桥就永远不会消失了。”

凌霄望着那片晃动的星光,忽然明白父亲说的“可照夜行”是什么意思。不是独自燃烧,而是成为无数微光中的一束,让每个走在黑暗里的人都知道,自己从未独行。

离心机的嗡鸣渐渐变得温柔,像是在为这场星光的聚会伴奏。冷藏柜里的星桥样本仍在默默生长,蓝光透过玻璃门,在地面投下蜿蜒的光带,如同一条正在向前延伸的桥。

墙上的画纸还在风里翻动,沙沙声里,仿佛能听见无数双脚步正在靠近。凌霄打开绘图软件,在实验记录的新一页画了条更长的桥,桥的尽头是片金色的田野,田野里站满了健康奔跑的孩子。他在旁边写下:“桥的终点不是结束,是新的起点。”

朝阳彻底跃出地平线时,第一份临床用药方案被送进了药房。穿着白大褂的药师接过处方单,忽然发现落款处除了凌霄的签名,还多了个小小的星星印章。而实验室的冷藏柜前,不知何时被摆上了个透明的罐子,里面开始有星星被陆续放进去——那是所有参与研究的人,用不同颜色的纸条折的,每颗星星里都写着一句祝福。

星桥通车的那天,市立医院的走廊被星星装点成了银河。第一个走过“桥”的安安,穿着崭新的裙子,手里捧着那颗最大的星星。她经过实验室窗口时,抬头看见凌霄正对着电脑微笑,屏幕上是星桥细胞成功修复受损神经的影像,绿色的荧光在黑色背景里铺展开,像极了孩子们画笔下的星空。

“再见啦,星星桥。”安安对着窗口挥手,然后转身跑向等待她的父母,小小的身影很快汇入走廊那头的阳光里。

实验室里,离心机仍在不知疲倦地运转。凌霄望着冷藏柜里持续发光的样本,忽然觉得那些蓝光不再是冰冷的实验现象,而是有了温度的生命。它们在无数个日夜的守护里,早已和那些举着星星的手、那些期待的眼神、那些不放弃的坚持,紧紧连在了一起。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