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走出实验楼时,晚风带着初夏特有的湿润扑面而来。他抬头望向天空,北斗七星依旧清晰,只是此刻多了几颗流星划破夜幕,拖着细碎的光尾坠入地平线。手机还停留在视频界面,曦曦奔跑的身影被暮色晕染成金色,他忽然想起来,今天是康复中心每月一次的“星空之夜”。
停车场的路灯亮起,在地面织出交错的光影。凌霄拉开车门时,后座传来窸窣的响动。一只画着星星图案的帆布包歪在座椅上,里面露出半截蜡笔和几张速写纸。他忽然想起上周曦曦来实验室参观时,偷偷把包落在了这里。当时小姑娘攥着他的白大褂衣角,仰着脸问:“凌医生,星星会记得我们说过的话吗?”
他发动汽车时,车载电台正播放着夜间新闻。主持人温和的声音提到近期儿童罕见病诊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凌霄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微微收紧。后视镜里,实验楼顶层的窗户还亮着灯,那是数据组的同事在连夜分析“星桥”样本的最新检测结果。
车刚拐过街角,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照片里是张泛黄的处方单,边角处画着歪歪扭扭的星星。发信人备注是“陈爷爷”,附言只有一行字:“小霄,这是你父亲最后开的处方,背面有东西。”
凌霄猛地踩下刹车,车子在路边发出轻微的制动声。他颤抖着点开图片放大,处方单背面果然有幅简笔画——一座连接着两岸的桥,桥身缀满星星,桥那头站着个穿白大褂的小人,正朝着对岸挥手。记忆突然翻涌而上,他想起七岁那年,父亲在医院值班室教他画星星,说每颗星星都是不肯熄灭的希望。
康复中心的灯火在前方亮起时,风筝的尾迹还隐约挂在暮色里。凌霄把车停在栅栏外,远远看见草坪上的孩子们正在收线。曦曦举着断了线的风筝跑来跑去,星星图案的风筝面沾了草叶,她却笑得满脸灿烂,举着风筝杆朝天空比划:“看呀,它变成真正的星星飞走啦!”
有个坐在轮椅上的小男孩举着蜡笔朝凌霄挥手,他的画纸上是座彩虹桥,桥栏上爬满星星。凌霄认得他是上个月刚入组的小患者,化疗让他的头发掉光了,但每次视频会诊时,他总会举着画本说:“凌医生,等我好了,要在桥上跑给你看。”
“凌医生!”曦曦最先发现他,举着空线轴冲过来,裙角沾着的蒲公英种子簌簌掉落,“你看我们的星星风筝,它飞得比塔吊还高呢!”她仰起的小脸被路灯照得透亮,眼角的疤痕像片淡粉色的花瓣。
凌霄蹲下身帮她拂去头发上的草屑,指尖触到她耳后凸起的淋巴结——那是“星桥”项目需要攻克的关键病灶。但此刻小姑娘正兴奋地指着天空:“护士姐姐说,等我们的画攒够一百张,就可以贴满实验室的墙,那样样本就会听到我们的加油啦!”
草坪中央的篝火堆噼啪作响,孩子们围坐成圈,把画纸折成纸船放进水盆里。纸船里点着的小蜡烛在水面摇晃,像漂浮的星星。康复中心的护士长正给孩子们讲星座故事,说到北斗七星时,所有孩子都扭头望向实验楼的方向,那里的灯光恰好组成了勺子的形状。
“凌医生,你看我的新画。”穿轮椅的小男孩被同伴推过来,画纸上是群戴着口罩的医生,他们的白大褂口袋里都插着星星。最前面那个举着试管的医生,胸前别着颗最大的星星,“这是你呀,你口袋里的星星会发光呢。”
凌霄的喉结动了动,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监护仪波形,最后那条平直的线,像被流星划破的夜空。那时他刚考上医学院,守在IcU外的走廊里,听着仪器规律的滴答声,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跟着心跳倒数。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数据组发来的消息:“星桥样本活性指标突破阈值,明天可以安排首次动物实验。”凌霄望着篝火旁跳跃的身影,回复了两个字:“好的。”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恰好有颗流星划过,孩子们的惊呼声像被点燃的烟花,在夜空中炸开。
深夜的实验室比凌晨更安静。凌霄推开玻璃门时,冷藏柜的指示灯依旧规律闪烁,新贴的画纸上,曦曦用亮片拼了颗会笑的星星。他戴上手套取出样本盒,液氮的白雾在指间缭绕,像捧着团凝固的月光。
显微镜下,“星桥”细胞正在分裂,蓝色荧光标记的基因片段像串跳动的星链。这是他连续第三十七个通宵,咖啡因让他的指尖微微发颤,但当看到细胞团形成的桥状结构时,心脏还是猛地收缩——那些连接点正在发出微弱的荧光,像孩子们画笔下的星星在眨眼睛。
凌晨四点,东方泛起鱼肚白。凌霄揉着酸胀的太阳穴起身,发现窗台上多了盆多肉植物,叶片上别着张便签,是护士长的字迹:“小患者们说,实验室需要点绿色,就像桥边的小草。”他忽然想起曦曦昨天举着多肉说:“老师说植物会呼吸,它能给样本当小保镖。”
手机在这时响起,是急诊室的电话。有个新生儿突发罕见病危象,症状与“星桥”项目的研究方向高度吻合。凌霄抓起白大褂往外跑,经过走廊时,看见保洁阿姨正在擦拭墙上的画,那些稚嫩的笔触在晨光中泛着暖意,有幅画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字:“星星睡觉的时候,医生叔叔还在工作呀。”
产房外的走廊比实验室更安静。新生儿监护仪的滴答声里,年轻的母亲正抱着保温箱哭泣,丈夫蹲在墙角,手机屏幕亮着“星桥项目招募通知”。凌霄的白大褂还带着液氮的寒气,他指着通知上的星桥图案说:“您看,这是孩子们画的桥,我们正在让它变成真的。”
监护仪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屏幕上的波形剧烈震颤。凌霄冲进抢救室时,看见那团皱巴巴的小生命攥着拳头,监护仪上的血氧数值像坠崖的流星。他想起曦曦画里的星星风筝,突然对护士喊:“用星桥方案的备用试剂!”
当第一缕阳光穿过监护室的窗户,落在保温箱上时,小家伙的呼吸渐渐平稳。监护仪的波形重新变得规律,像星星在夜空中划出的弧线。年轻的父亲突然捂住脸,指缝间漏出压抑的呜咽:“我以为……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他长大的样子。”
凌霄走出产房时,晨曦正染红天际。他给康复中心发了条消息,附上保温箱的照片,配文:“新的小星星加入我们啦。”很快收到回复,是段短视频:孩子们举着画纸围成圈,齐声喊:“欢迎新伙伴!我们一起过桥呀!”
回到实验室时,数据组的同事们趴在桌上睡着了,电脑屏幕还亮着,星桥细胞的分裂图谱铺满整个界面。冷藏柜前的地面上,不知谁撒了把荧光星星贴纸,在微光中闪烁,像条通往希望的银河。
凌霄泡了杯咖啡,目光落在父亲那张处方单的照片上。桥对岸的小人旁边,有行极淡的字迹,是用钢笔反复描过的:“医者如星,虽微芒弱,可照夜行。”他忽然明白,那些孩子们画里的星星,从来都不是幻想——它们是无数双在黑暗中举起的手,共同架起了这座跨越绝望的桥。
离心机再次启动时,晨光正透过玻璃窗,在样本盒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凌霄打开绘图软件,在实验记录的扉页画了座桥,桥面上站满举着星星的孩子。他在旁边写下:“当星光汇聚成桥,每个脚步都在创造奇迹。”
窗外的北斗七星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冉冉升起的朝阳。实验室的墙上,新贴的画纸在风中轻轻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无数颗星星在低声絮语。而冷藏柜里的“星桥”样本,正随着离心机的转动,悄悄编织着属于他们的黎明。
离心机的嗡鸣渐成背景音时,凌霄忽然听见走廊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他抬头望向门口,只见护士长陈岚抱着个保温桶站在晨光里,白大褂上还沾着些许消毒水的气息。“孩子们托我带来的,”她把桶盖掀开,蒸腾的热气里浮着十几个歪歪扭扭的饭团,糯米里裹着星星形状的胡萝卜丁,“昨天画完画就缠着厨房阿姨学做这个,说要给造桥的叔叔们补充能量。”
冷藏柜的压缩机突然发出咔嗒轻响,像是在回应这份暖意。凌霄捏起个饭团,指尖触到米粒间嵌着的硬壳——是颗被小心包在糯米里的糖纸星星。他忽然想起上周去儿科病房时,那个患罕见病的小姑娘安安,正把彩色糖纸折成星星塞进玻璃瓶,“等攒够一百颗,就能换星桥通车啦”。
数据组的林夏揉着通红的眼睛从桌前抬起头,屏幕上星桥细胞的分裂曲线正以稳定的斜率向上攀升。“凌晨三点的样本检测结果出来了,”她指着图谱上突然亮起的绿色荧光点,声音因激动而发颤,“端粒长度稳定在安全阈值以上,这意味着……”
“意味着我们跨过了最危险的暗礁。”凌霄把饭团塞进她手里,目光扫过实验室此起彼伏苏醒的身影。负责基因测序的老教授推了推滑落的眼镜,保温杯里的枸杞水晃出细碎的涟漪;实习生小张正对着显微镜比划,镜片反射的光斑在天花板投下跳动的星芒。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