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自制药物违法吗 > 第385章 捕捉萤火虫(第1页)

第385章 捕捉萤火虫(第1页)

苏芮推了推眼镜,目光望向远方:“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必须继续下去。”她转过身,看着实验室里那些忙碌的研究人员,“就像一场永不停止的接力赛,我们接过了前人的baton,也终将把它传递给后人。”

凌霄想起了那些在福尔马林里保存的人脑标本,那些因ALS而萎缩的运动皮层。它们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痛苦,也在期待着被治愈的一天。他打开电脑,调出最新的实验数据,准备开始撰写临床试验申请。

深夜的实验室里,灯光依然明亮。凌霄和苏芮各自忙碌着,时而低声交流,时而陷入沉思。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像是一个个跳动的希望,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奥秘。

在实验记录本的最新一页,凌霄写下:“降转铁蛋白超级酶V4。0版本,准备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苏芮在旁边补充道:“神经保护机制稳定,长期安全性观察持续进行中。”

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字行间投下银色的条纹,仿佛为这段仍在继续的探索之路,又镀上了一层希望的光晕。他们知道,这场医学史上最漫长的接力赛,才刚刚跑过第一棒,而前方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但只要有人愿意继续奔跑,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就像那些在饲养笼里追逐打闹的小鼠,那些在实验室里跳动的数据,那些在显微镜下悄然发生的变化,都在见证着一场跨越时间的医学奇迹,正在一点点成为现实。

凌晨三点,实验室的中央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凌霄盯着hpLc色谱仪上陡然下滑的曲线,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最后一组参数。苏芮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走过来,白大褂袖口沾着淡淡的碘伏味——她刚给第三批实验鼠注射完造影剂。

“第17号样本的代谢半衰期比预期短了12%。”凌霄转动椅子,眼底布满红血丝,“可能是蛋白酶降解速度异常,需要调整载体材料的交联度。”

苏芮把咖啡杯放在实验台边缘,杯壁上立刻凝出细密的水珠。她俯身看向电脑屏幕,睫毛在眼下投出浅影:“上周采购的海藻酸钠纯度达标吗?我去查质检报告。”

冷藏柜的压缩机突然启动,发出一阵短暂的轰鸣。凌霄望着培养皿里正在分裂的神经干细胞,那些半透明的细胞像撒在琼脂上的星尘,在荧光显微镜下泛着微弱的绿光。这是他们连续工作的第48小时,玻璃培养箱里的co?浓度稳定在5%,就像他们从未动摇的决心。

清晨六点,第一缕阳光穿透百叶窗时,苏芮拿着质检报告回来,眉头拧成结:“供应商偷偷换了批次,低分子组分超标。”她将报告拍在桌上,纸杯里的咖啡溅出几滴在实验记录本上,晕染了“长期安全性观察”几个字。

凌霄突然起身,实验服下摆扫过离心机开关,机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他抓过手机拨通供应商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忙音如同钝器反复敲打神经。苏芮看着培养箱里突然变得躁动的细胞,那些原本规则排列的绿色荧光开始无序闪烁,像濒死的萤火虫。

“重新合成载体材料。”凌霄挂断电话时,指节泛白,“调用备用的壳聚糖库存,虽然成本会增加30%,但纯度能保证。”

苏芮的笔尖在记录本上划出歪斜的线条:“临床试验审批下周就要提交,我们没有时间了。”她突然按住太阳穴,椅子在地面摩擦出刺耳的声响,“上周体检,我的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升到4A类。”

凌霄猛地转头,实验台的金属边缘撞在膝盖上也浑然不觉。他记得三个月前苏芮的体检报告还一切正常,那些在超净工作台前熬过的无数个夜晚,终究在身体上刻下了痕迹。培养箱的警报声突然响起,温度显示29c,比标准值低了整整5度。

“制冷系统故障!”苏芮扑过去打开箱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凌霄迅速扯下保温毯裹住培养架,那些珍贵的神经干细胞在低温下正逐渐失去活性。两人默契地分工,将培养皿转移到备用培养箱,当最后一个皿盖扣紧时,窗外的晨雾刚好散去,露出医院顶楼的红色十字。

中午十二点,供应商的致歉邮件躺在未读列表里,凌霄却无暇顾及。他盯着流式细胞仪吐出的分析报告,V4。0版本的降转铁蛋白超级酶在巨噬细胞中的摄取率达到89%,这意味着药物能精准抵达病变部位。苏芮正在隔壁房间整理伦理审查材料,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

“小鼠的肝肾功能指标全部正常。”苏芮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发梢沾着些许纸屑,“但伦理委员会要求补充十年期的环境影响评估,他们担心重组酶泄露会破坏生态链。”

凌霄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墙上的倒计时日历上——距离预定的临床试验启动还有28天。他起身走到窗边,楼下的梧桐树叶在风中摇晃,几个穿着病号服的孩子正在花园里追逐蝴蝶,其中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上周刚因为神经退行性病变恶化被送进IcU。

“我去联系生态研究所。”凌霄抓起外套,白大褂口袋里的钢笔滑出来,在地板上滚出很远,“王教授的团队专攻基因编辑生物的环境风险评估,他们能帮我们。”

苏芮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拿起那支钢笔。笔帽上刻着的“2020。03”字样已经磨损,那是他们刚发现降转铁蛋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月份。培养箱里的细胞正在安然分裂,就像四年来每个日夜那样,在恒温恒湿的环境里积蓄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傍晚七点,凌霄带着初步评估报告回来时,苏芮正在给实验鼠测量握力。那些注射过V4。0版本酶制剂的小鼠,抓力比对照组高出47%,它们在网格上灵活攀爬的样子,让苏芮想起老家院子里的松鼠。

“王教授说需要增加三个对照组的土壤样本分析。”凌霄把报告摊开在实验台上,“他愿意派博士生过来协助,但至少要多花五天时间。”

苏芮放下游标卡尺,指尖轻轻抚过小鼠柔软的脊背。这些小家伙从出生就在实验室里长大,它们的生命周期只有两年,却承载着人类对抗疾病的百年梦想。冷藏柜突然发出一声闷响,她抬头看见温度计显示-82c,比设定值低了3度——压缩机又出问题了。

“我去叫设备科。”凌霄抓起对讲机时,眼角瞥见苏芮扶着操作台的手在微微颤抖。她最近总是这样,长时间低头记录数据后,颈后会泛起一片红疹。他突然想起上周在她抽屉里看到的布洛芬药瓶,标签上的服用剂量已经超过推荐值。

深夜十一点,当设备科的师傅修好冷藏柜时,苏芮正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的脑组织切片。染色后的神经纤维像银线织成的网,在高倍镜下清晰可见。凌霄端来热好的牛奶,看着她把切片放进防潮盒:“明天让张医生给你做个颈部超声吧。”

苏芮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轻笑出声:“等忙完这阵再说。”她指着切片上密集的绿色荧光,“你看,轴突再生速度比V3。2版本快了近一倍,那些原本萎缩的神经正在重新连接。”

凌霄俯身看去,那些荧光点像暗夜里的星火,在黑色背景上闪烁。他想起三年前第一次在患者脑脊液里发现降转铁蛋白异常时的激动,想起无数个在文献堆里度过的不眠之夜,想起苏芮因为实验失败在楼梯间接连摔碎三个烧杯的样子。

“明天我去跟伦理委员会沟通。”凌霄的声音有些沙哑,“我们可以先启动低剂量组的临床观察,同步完成环境评估。”

苏芮仰头喝下牛奶,杯沿留下淡淡的口红印。窗外的月光此刻变得格外明亮,透过百叶窗在实验记录本上投下银色的条纹,覆盖了他们刚刚写下的新数据。培养箱的显示屏跳动着稳定的参数,就像他们心中从未熄灭的希望之火。

凌晨两点,当第一缕晨光即将穿透云层时,凌霄在实验记录本的新一页写下:“V4。0版本修正方案确认,补充材料准备中。”苏芮在旁边补充:“神经再生指标优于预期,建议增加认知功能评估模块。”

实验室外传来保洁阿姨推车的声音,走廊尽头的电梯叮当作响。苏芮望着培养箱里安静悬浮的细胞,突然轻声说:“我爸爸今天来电话,说老家的桃树结果了。”

凌霄转动椅子看向她,月光刚好落在她鬓角的白发上——那是去年冬天连续熬了三个月夜后长出来的,像落了点雪。他想起苏芮手机屏保上那个站在桃树下的老人,患帕金森病已经十五年,现在连筷子都握不稳。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