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研制药品的人叫什么 > 第397章 星星不太冷(第1页)

第397章 星星不太冷(第1页)

控制台的蓝光在凌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忽然注意到分子模型边缘有串微弱的脉冲信号,像垂死的萤火虫在闪烁。这串信号的频率与安安寄来的星星风铃录音高度吻合,那是孩子用易拉罐拉环串成的玩具,被风一吹就发出不成调的叮当声。

“引星程序需要同步轨道卫星引导。”东京实验室的佐藤敲出一行警告代码,虚拟屏幕上弹出密密麻麻的红色错误提示,“但赤道上空的通讯卫星已经被暗带干扰,我们失去了信号中继站。”

凌霄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此起彼伏的摇头,忽然定格在艾米莉身后那张褪色的画上。那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画的星桥,桥身用蜡笔涂成彩虹色,桥的尽头站着个模糊的女人剪影,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妈妈在月亮上工作”。画纸边缘的卷角处,有片水渍般的灰斑正在缓慢扩散。

“用光学信号。”他忽然想起父亲留给他的那台老式天文望远镜,镜筒上刻着北斗七星的位置,“让所有地面观测站打开激光引导器,按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

艾米莉猛地抬头,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推:“可是激光穿过暗带会发生折射——”

“不是让激光穿透它。”凌霄调出星桥材料的透光率数据,那些晶须结构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下会呈现出奇异的偏振现象,“让激光在暗带边缘形成光涡,就像用镜子给星星搭座临时的桥。”

个人终端突然震动起来,是安安发来的实时影像。小女孩举着平板电脑在夜空下转圈,她身后的山坡上,几十个孩子正举着自制的灯笼,橙黄色的光点连成蜿蜒的光带,像条会发光的小溪。“凌叔叔,我们在帮星桥照明呢。”安安的声音裹着夜风传来,画面突然晃动了一下,“弟弟把他的纸星挂在灯笼上了,说这样星星就不会冷了。”

凌霄的喉结动了动,他想起三天前在储藏室看到的情景:那颗歪扭的纸星上,深褐色的斑点已经蔓延到“月亮”两个字的笔画间,像滴落在纸上的眼泪晕开的痕迹。他点开材料数据库,星桥核心元件的分子链正在以每小时百分之三的速度断裂,与纸星的腐朽速度完全一致。

“各实验室注意,调整激光波长至632。8纳米。”凌霄的手指悬在发射按钮上方,终端里突然涌入大量儿童观测报告,悉尼的孩子发现夜空中的星桥投影出现了锯齿状缺口,巴黎的孩子说星桥的光变成了绿色,就像奶奶腌黄瓜的玻璃罐子。

艾米莉突然打翻了手边的咖啡杯,褐色的液体在虚拟桌面上漫延,恰好覆盖了屏幕里暗带的位置。“等等!”她指着液体边缘的光晕,“能量衰减带不是在吸收信号,是在过滤它们!就像咖啡滤纸只让水通过。”

凌霄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他调出暗带形成时的宇宙射线记录,发现在那道横贯太平洋的阴影出现前四分钟,有颗代号为“青鸟”的低轨卫星恰好掠过赤道。这颗卫星原本是用来监测极光活动的,搭载的粒子探测器里,还保存着十年前全球儿童集体观测到的太阳耀斑数据。

“把青鸟卫星的轨道降低三百公里。”凌霄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那时老人躺在病床上,指着窗外的梧桐叶说,“你看那些叶脉,最脆弱的地方往往连接着新的生长点。”他快速计算着卫星变轨参数,屏幕上的轨道模型划出道优美的弧线,恰好与暗带边缘相切。

佐藤发出一声惊叹,他的虚拟助手突然弹出条加密信息,是南极科考站传来的冰芯样本分析——一百万年前的冰层里,藏着与星桥材料结构相似的硅晶体,它们在极夜时会发出蓝绿色的荧光。“这些晶体的共振频率……和北斗七星的引力波频率完全一致!”

控制台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所有实验室的能量储备条都在疯狂闪烁。凌霄瞥了眼时间,距离全球同步观测还有不到四小时,而星桥的分子稳定性已经跌破临界值。安安的影像还在终端角落闪烁,小女孩正踮着脚把弟弟的纸星往灯笼上挂,那颗布满黑斑的星星在烛光里忽明忽暗,像濒死的心脏在微弱搏动。

“启动卫星上的太阳帆。”凌霄的声音异常平静,“让青鸟卫星在暗带边缘做钟摆运动,用它的金属外壳切割地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可以暂时撑开一道能量通道。”他调出童年时的星图,十二岁那年狮子座流星雨的轨迹在屏幕上重现,第七十三颗流星的落点,正好与此刻青鸟卫星的预定轨道交汇。

艾米莉突然站起来,她身后的白板上,那些褪色的画作开始出现奇异的变化。孩子们画的星星边缘渗出金色的光晕,就像被阳光浸透的薄纸。“纽约的夜空出现了极光!”她指着窗外,虚拟背景突然切换成实时景象,紫绿色的光带在曼哈顿上空舞动,“是星桥材料在发光!它们顺着地磁场流动了!”

凌霄的终端突然收到条紧急通讯,是储藏室的环境监测系统发来的。恒温柜最底层的空间正在发生异常震动,那颗纸星周围的空气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就像有团看不见的火焰在燃烧。他放大画面,发现深褐色的斑点正在褪去,露出下面用荧光笔写的小字:“弟弟说星星会记得回家的路。”

“还有九十分钟。”佐藤的声音带着颤抖,他调出全球能量分布图谱,赤道沿线的光点正在连成线,像条被点燃的导火索,“所有备用能量都已到位,但我们需要精准的时间节点,才能让激光与卫星轨道完美同步。”

凌霄点开父亲留下的天文日志,泛黄的纸页在虚拟屏幕上展开。1998年8月12日,狮子座流星雨极大期,凌晨三点四十分,第七十三颗流星划破天顶,尾迹持续了整整十七秒。“用这个时间校准所有计时器。”他把日志投影到公共屏幕,“当青鸟卫星到达近地点时,正好是当年那颗流星消失的方位。”

安安的影像突然剧烈晃动,小女孩的哭声刺破了会议室的寂静。“灯笼灭了……弟弟的星星不见了!”画面里,山坡上的孩子们举着熄灭的灯笼四处奔跑,像群迷路的萤火虫。凌霄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他调出纸星的最后监测数据,那些褪去的黑斑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成了肉眼不可见的红外辐射,正顺着恒温柜的通风口往外扩散。

“它们在寻找同伴。”凌霄喃喃自语,他忽然明白为什么星桥材料会与北斗七星共振。那些被孩子们折成星星的纸片,那些画在纸上的星桥,那些挂在实验室里的儿童画作,都在用最原始的方式记录着能量轨迹。就像父亲说的,星星不会消失,它们只是换了种方式发光。

“把所有儿童观测点的数据接入引星程序。”凌霄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舞,“悉尼的萤火虫观测站,斯德哥尔摩的极光摄影展,还有安安他们在山坡上的灯笼阵……让这些自然光信号成为星桥的路标。”

距离同步观测还有最后十分钟,会议室里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所有人都在看着屏幕上缓缓移动的光点,青鸟卫星拖着蓝色的离子尾,像支蘸满星光的钢笔,正准备在暗带上书写奇迹。艾米莉身后的画作已经完全恢复了色彩,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旁边,多了个模糊的男人轮廓,像刚从月亮上走下来。

凌霄的目光落在个人终端上,父亲的天文日志停留在最后一页。那是他十二岁生日那天写的:“星星的轨迹会重复,但每个看到星星的人,都会给它新的意义。”他忽然想起安安弟弟折的那颗纸星,展开后除了“星桥要到月亮上去呀”,背面还有道浅浅的折痕,拼起来正是北斗七星的形状。

“三,二,一。”全球的研究员在同一时刻倒数,虚拟时钟的数字归零时,赤道上空突然绽放出银白色的光带。青鸟卫星在暗带边缘炸开成千万个光点,星桥材料顺着这些光点铺展开来,像条发光的丝带横跨太平洋。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观测信号,此刻都化作了光带上的明珠,安安弟弟的纸星辐射出的红外信号,正好构成了光带最明亮的枢纽。

凌霄看着屏幕上重新稳定的分子模型,那些晶须此刻正随着地磁场的律动轻轻摇摆,像无数双孩子的手在编织银河。艾米莉拿起那张不再褪色的画,笑着说:“原来星桥不是我们建造的,我们只是帮星星找到了回家的路。”

七个小时后,第一缕阳光穿过星桥的光带,在赤道上空折射出七彩的光晕。安安的终端传来新的影像,小女孩举着完好无损的纸星,在朝阳里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凌叔叔你看,弟弟说的没错,星星真的会换种方式发光。”

凌霄的目光投向窗外,城市的光污染挡不住那道横贯天际的光带。他仿佛看见十二岁的自己躺在老家屋顶,父亲的手指划过星空:“你数的第七十三颗流星,其实是北斗七星掉下来的碎片,总有一天,我们会把它送回去。”

此刻,储藏室的恒温柜里,最后一点褐色斑点从纸星上褪去。阳光透过通风口照进来,在那颗歪扭的星星上,折射出与星桥光带一模一样的璀璨。

星桥稳定运行的第三个月,凌霄在整理父亲遗留的观测数据时,发现了一组异常的引力波信号。这些信号的频率与星桥材料的共振频率惊人地吻合,就像有人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敲响了呼应的钟声。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