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琰升任吏部侍郎的消息传遍京城时,正值初夏,吏部官署外的梧桐树叶刚舒展成浓绿的伞盖,蝉鸣声在午后的庭院里此起彼伏。他身着绯色官袍,手持象牙笏板,站在吏部大堂中央,接受属官们的道贺。目光扫过众人或真诚、或试探的笑容,他心中清楚,这看似荣耀的职位背后,藏着无数亟待厘清的积弊——自前任吏部侍郎因贪腐被革职后,官员考核制度形同虚设,地方官员任免积压了近百份文书,就连京城各部门的冗官问题,也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散朝后的次日清晨,萧琰便带着整理好的《官员考核积弊疏》前往安德王府。此时的王府庭院里,石榴花正开得热烈,火红的花瓣落在青石板路上,像撒了一地碎霞。德王李致正坐在水榭中,手里拿着一份关于江南漕运的奏折,见萧琰进来,便放下奏折,指了指身旁的石凳:“萧侍郎来得正好,本王正想与你商议江南漕运的事,没想到你倒先一步来了。”
萧琰躬身行礼后坐下,将手中的奏疏递过去:“王爷,臣此次前来,是想向您请教官员考核的难题。自前任侍郎出事,吏部积压了太多考核文书,有些地方官员三年未得考评,任免之事更是混乱。臣初步梳理后发现,不少考核结果与官员实际政绩不符,甚至有官员通过贿赂篡改考评,此事若不尽快解决,恐会动摇民心。”
李致接过奏疏,逐字逐句地翻看,眉头渐渐拧紧。他手指在“江南苏州知府张霖”的名字上停顿:“这个张霖,本王倒有印象。去年江南水灾时,他谎称赈灾粮款已全数发放,实则克扣了三成,百姓联名上告,却被他压了下来。没想到他的考核结果竟是‘优’,看来吏部的问题,比本王想象的还要严重。”
萧琰点头:“臣也查到此事。张霖背后有户部尚书柳成撑腰,前任侍郎便是因不愿包庇他,才被柳成罗织罪名弹劾。如今柳成在朝堂上势力庞大,若要重新核查考核结果,恐怕会得罪他。”
李致放下奏疏,目光望向水榭外的荷花池,池中荷叶上的露珠顺着叶脉滚落,溅起细小的水花。“柳成倚仗着皇后的关系,在朝中结党营私多年,皇上虽有察觉,却因顾及后宫颜面,一直未曾动他。但官员考核关乎朝廷根基,绝不能任由他胡作非为。”他转头看向萧琰,眼神坚定,“你且放手去查,若柳成从中作梗,本王会在皇上面前为你周旋。”
有了德王的支持,萧琰心中安定了不少。回到吏部后,他立刻组建了专项核查小组,从积压的文书中挑选出疑点最多的三十份考核结果,逐一派人前往地方核实。为避免走漏风声,他特意让核查人员乔装成商人或书生,暗中收集证据。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核查小组刚到苏州,就被张霖察觉。张霖不仅派人监视核查人员,还销毁了赈灾粮款的账目,甚至威胁知情的百姓。消息传回京城时,萧琰正在整理其他官员的考核材料,得知此事后,他气得将手中的毛笔重重摔在桌上,墨汁溅到了奏疏上,晕开一片黑色的痕迹。
当天傍晚,萧琰再次来到安德王府。此时天色已暗,王府内点起了灯笼,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致正在书房批阅公文,见萧琰脸色难看,便知道事情出了变故。“可是核查遇到了麻烦?”他问道,一边示意侍女给萧琰倒茶。
萧琰接过茶杯,却没有喝,而是将张霖阻挠核查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张霖如此嚣张,显然是有柳成在背后撑腰。若不能拿到确凿证据,不仅查不出真相,恐怕还会让核查小组的人陷入危险。”
李致沉默片刻,从书架上取出一份密函,递给萧琰:“这是本王派去江南的暗卫传来的消息。柳成与张霖勾结,不仅克扣赈灾粮款,还私吞了江南盐税,暗卫已经查到了他们交易的账目,只是需要有人去接应,将账目带回京城。”
萧琰眼中一亮:“王爷,臣愿亲自前往江南!”
李致却摇了摇头:“你如今是吏部侍郎,身份敏感,若亲自前往,必定会引起柳成的警觉。本王已安排暗卫接应,你只需在京城做好准备,等账目一到,便立刻呈给皇上。”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本王会在朝堂上提议,重新修订官员考核制度,以律法的形式明确考核标准,这样一来,即便柳成想包庇,也没有借口。”
萧琰明白德王的考量,点头应下。接下来的几日,他一边在吏部整理核查材料,一边密切关注江南的消息。柳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在朝堂上多次针对吏部,指责萧琰“滥用职权”“延误官员任免”,甚至联合几位大臣弹劾萧琰。幸好德王每次都能出面反驳,用详实的证据证明萧琰的工作合理合规,才让柳成的阴谋未能得逞。
七日后,江南的暗卫终于将账目带回了京城。萧琰连夜整理账目,发现柳成与张霖私吞的盐税竟高达五十万两白银,足够支付江南三州半年的赈灾费用。他将账目与核查小组收集到的其他证据汇总,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这些材料入宫面圣。
皇上在御书房翻看这些证据时,脸色越来越沉。当看到张霖克扣赈灾粮款导致百姓饿死的记录时,他猛地一拍桌案,怒声道:“柳成、张霖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欺君罔上,鱼肉百姓!”
萧琰跪在地上,恭敬地说道:“皇上,柳成与张霖勾结多年,朝中不少官员都与他们有所牵连。若要彻底清查,还需皇上授权,臣愿牵头负责此事,绝不姑息任何贪官污吏。”
皇上深吸一口气,平复了怒火,对萧琰说道:“朕准了。你可调动大理寺、刑部的人手,全力清查此案。另外,德王之前提议修订官员考核制度,朕看可行,此事也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拿出方案。”
得到皇上的授权后,萧琰立刻行动起来。他联合大理寺卿、刑部尚书,成立了专案组,先是将张霖从苏州押解回京,随后又传讯了与柳成、张霖有牵连的官员。柳成见大势已去,试图携带家产潜逃,却被德王派去的人截获,最终被打入天牢。
此案的审理持续了一个多月,最终柳成被判处死刑,张霖等涉案官员也受到了相应的惩处,私吞的钱财被全数追回,用于江南的灾后重建。消息传出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萧琰的名声也在京城乃至全国传开,人们都称赞他是“清正廉洁的好官”。
而官员考核制度的修订工作,也在萧琰的主持下顺利推进。他参考历代的考核制度,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官员考核律法》,明确了考核的标准、流程和奖惩措施,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官员的任免、升迁挂钩。这部律法得到了皇上的认可,很快便在全国推行。
制度推行后的第一个考核期,萧琰亲自前往地方督查。他来到江南苏州时,看到曾经因水灾而破败的村庄,如今已重建一新,百姓们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笑容。苏州知府换成了一位清廉能干的官员,他向萧琰汇报,新的考核制度让官员们不敢懈怠,都在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做事。
萧琰心中感慨,若不是德王在关键时刻的支持,他恐怕难以完成这些事。回到京城后,他再次来到安德王府,此时已是深秋,王府内的枫叶红得似火,随风飘落,铺满了庭院的小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