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普通的钢铁因冶炼炉温度不够高,炼出来的多是那种密度很差的铸铁,性脆易断,要制成刀剑之类的武器的话,还要回炉反复煅打,用百炼方成钢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老牛,找把铁锤来,把这碳钢架上捶几下试试。”
“遵命。”牛万山壮得跟头牛似的,走路踹踹有声,很快找来一个铁锤。
李式照秦牧的意思,把那快碳钢架到两块石头上,牛万山用铁锤大力捶打,“当!当!”声音清脆,震耳发疼。
“好,停!”秦牧再次拿起那块碳钢,虽然被捶弯了,但没有出现裂痕,硬度、强度与以前的钢铁不可同日而语。
接着秦牧让李式取来一把宝剑劈砍,火星飞溅,宝剑与碳钢都出现了一些米粒大的缺口,也就是说这种碳钢几乎已经可以媲美以前的百炼精钢了。
秦牧看了大喜,对宋应星道:“宋尚书,本王让你们拿这种碳钢铸造炮管、枪管,铸造出来没有?”
宋应星拱手道:“回秦王,臣已着令马鞍山矿治照旨办理,只是现在还没有成品送回京城,料想还需要再等几日。”
“嗯,一但铸成炮管和枪管,立即反复检验,看其强度如何。对了,让马鞍山腾出一个熔炉,专门用于试验,就本王所知,加碳多了,出的钢铁硬度高,便会变脆易断,加碳少,钢铁韧性好,但硬度不够,你们要多试验,把试验数值记录下来,以后可根据需要,定量加碳。”
“是,秦王。”
“还有,不要满足于这点成就,要不停地尝试加入其他矿物一同冶炼,不断地摸索。”
“臣遵旨。”
“尚喜。”
“草民在草民拜见秦王,秦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尚喜连忙上来叩首,神色激动。
秦牧笑道:“很好,大秦最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以后你也不用自称草民了,本王赐你工部员外郎一职,今后马鞍山矿治要成立一个研发司,就由你来主管,专搞试验研发,望你能不断完善高炉,不断研发出更好的钢铁以及其他合金。”
“草民臣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尚喜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语带哽咽,眼含热泪,十分激动。
秦牧含笑说道:“起来吧,说得再好,也不如做得好,你做得很好。来人,取纹银千两,赐予尚员外郎。”
秦牧谆谆嘱咐一阵,才让尚喜退下。
紧接着,秦牧又将内阁大臣和六部主官召到御书房。
早上在朝会上,秦牧开口就提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当时司马安便知秦牧会有新举措。
果然,大家进入御书房一坐定,秦牧立即说道:“回京的路上,大理寺卿杨慎向本王进有一策,利用南北夏收时节的差异,趁我南方收粮,而淮北尚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北伐,打满清一个措手不及。
本王觉得此策有其可取之处,今日把诸位大臣召来,主要就是商议此事,大家有什么见解,就请各抒己见吧。”
杨廷麟首先出来说道:“秦王,淮北无数生民陷于腥膻,遭遇悲惨,食不果腹,依不遮体,今我大秦百业兴旺,士气正锐,秦王要兴师北伐,解民于倒悬,臣深表赞同。
只是北伐事关重大,须作万全准备方可。如今已是四月中,离南方夏粮收获已不久,按大理寺卿之策,恐怕诸多事情不及筹备,难免仓促,不若等到七月,等万事俱备,再一举涤荡中原之残寇。”
杨廷麟的话还是很实在的,如果要抢这个时间差,确实有些仓促。
秦牧转向其他人问道:“众卿还有其他不同意见吗?”
***********************************
PS:兄弟姐妹们,追兵逼近,急求月票,急求月票,急求月票,三呼力歇矣,请兄弟姐妹扶一把,月票
(未完待续……)
第544章 王于兴师(求月票)
***
御书房里,礼部尚书覃秋白说道:“秦王,当年明太祖占领江南后,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又积累了数年,待实力雄厚,准备充足之后,才兴师北伐,是以北伐之战势如破竹,一举驱残元于万里之外。如今吾王定鼎金陵才一年,南方尚未扫清就兴师北伐,是不是太过于仓促了?”
他的意思,比杨廷麟更为保守,杨廷麟考虑到北方无数汉人沦陷胡尘,支持尽快北伐,只是对杨慎提出打夏收时间差的策略有疑问,认为这样太仓促,这一点秦牧自己也承认,是有点仓促,但从杨廷麟的意思听来,他是支持在今年北伐的。
而覃秋白的意思,显然是想再积蓄几年,等大秦实力更加雄厚之后再北伐。
内阁首辅司马安当即摇头道:“覃尚书所言,本官不敢苟同,前车虽可鉴,但凡事不可一味套用前人之策。正所谓时也,势也,我大秦面临的时势,与明太祖面临的元末时势大为不同,若是一味套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实为不智也。”
司马安的话让覃秋白暗暗有些不快,当即问道:“还请司马阁老赐教,这二者之间有何不同?”
御书房里的其他大臣,也都将目光投向司马安,想看看他有何独特的见解。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