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风起云涌鑫字开打一准确生肖 > 第481部分(第3页)

第481部分(第3页)

秦牧也很是感动,起身拍拍他的肩头。然后让人取来自己的巨阙剑,说道:“李将军,朕没有更多的东西给你了,这把巨阙剑随朕起于会昌,朕一直是剑不离身,现在就暂时赐予你”

“不不不,此剑乃陛下御用之物,意义非同一般,臣实不敢受。”

“李将军,接着吧,让它代朕与你们一同西征,待李将军凯旋归来,再还给朕就是了。”

“臣谢陛下厚赐,臣唯有披肝沥胆以报陛下隆恩之于万一,臣再拜,陛下保重。”

第二天,李定带着两千五百秦军踏上茫茫的西征之路,秦牧亲自送出两百里,在克夷门置酒,隆重送别。

旌旗飘飘,万马声啸,壮士此去,万里关山,穷荒海隅。不知去者几人归,不知归时是何年,烽烟漫漫,血影刀光,几许悲壮。

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这样义无反顾的开拓者。

天子亲自送出两百里,让远征的将士感动莫名,大家在克夷门喝过天子准备的烈酒,然后拜别天子,高唱着大秦的战歌,正式踏上了漫漫征程。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天下纷扰,何得宁康?

秦有锐士,剑有锋芒。

黑衣玄甲,横扫八荒。

凯旋归日,再贺吾皇。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克夷门外,千军万马带着嘹亮的战歌,以义无反顾的姿态飞驰而去,带起滚滚烟尘,如黄龙一路向北,他们将在兀刺海城汇合五万蒙古大军,然后翻过阴山,越过瀚海,出漠北,涉北海,展开一场波澜壮阔、注定将永载青史的的远征。

秦元1870年3月,上帝之鞭就这样再次挥出了!

秦牧回到银川城,立即招集司马安、顾君恩等大臣,对西北边军的的驻防重新作部署,并适量减少边境的驻军,同时把马永贞、蒙轲等重将调回朝,正适实施改良版的更戍法。

所有驻军将领将实行定期轮换,防止军中将领日久根深,尾大不掉,进而威胁到国家的稳定。

随着六九式燧发步枪开始逐步装备各军,秦军的作战模式与冷兵器时代已经大不相同,更戍法所造成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问题,对秦军的战斗力影响将不会很大。这也是秦牧敢于定期换将的原因。

宋代的更戍法,是各地驻军也不定期轮换,耗费巨大。

现在大秦的更戍法,主要只是轮换将领。

至于各地驻军,则只有拱卫京畿的驻军,每三年与边军内外轮换一次,每次轮戍的兵力为三万人。

这主要是保证拱卫京畿的驻军中,至少有三万人是剽悍善战的部队。

避免象宋明中后期那种现象,京畿空有一二十万驻军,实则全部糜烂不堪,一但边军败了,京畿驻军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一触即溃。

马永贞、蒙轲等秦军主要将领,本来就有心避嫌,毕竟历朝历代,开国大将在国家安定之后,都是要交出兵权的。

谁不交出兵权,就算皇帝不说,朝中官员也不会心安,御史言官更不会放过你,到时众口铄金,便难有什么好下场了。

因此更戍法的实施,基本没遇到什么阻力,蒙轲、马永贞等人接旨之后,立即交出兵权,准备回南京当自己的国公爷。

各地驻军的将领如何安排,主要由顾君恩这个兵部左侍郎草拟好名单,提交给秦牧和内阁辅臣商议后落实,此事便不再详述。

宁夏行省重新回归大秦,由于战争的破坏,急需任命官员治理。

秦牧与司马安等人商议之后,当即任命原延安知府莫清原为宁夏布政使,原鄜州同知为按擦使,命参将屈南为都指挥使镇守河套。

至于被军队吃光了牲口的牧民,则内迁陕北、关中更种,部分直接安置到银川一带。

安排好主官之后,秦牧才班师回长安。

在经过绥德时,秦牧意外地听说先秦大将蒙恬墓在县城西面大理河畔,于是停驾,亲到蒙恬墓前祭祀,并手书“秦国大将蒙恬墓”命人刻碑立于墓前,手植青松六株于墓侧。

始皇帝统一天下后,派蒙恬率兵30万与监军扶苏驻守上郡,修直道、筑长城,逐匈奴,战功卓著。

但秦牧毕竟贵为天子,如此大张旗鼓地祭祀一名先秦大将,起初还有些人不明其意,等看到班师的将士的眼神时,才明白皇帝的深意。

天子此举,既是对先秦大将的悼念,为冤死的蒙恬正式平反昭雪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