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建设盛唐 > 第243部分(第4页)

第243部分(第4页)

释法真在佛界地位尊崇,在公主与驸马面前自称老衲,但当韦说出他的大愿来时,此等大事,释法真也得跪了,口称小僧。

普通人发个毛的大宏愿,但韦可是佛前的护法神!他出口有愿,乃大宏愿,释法真敢不从命!

弘扬佛法,传经授道,乃每位佛子当仁不让的“业”,或求法、或传法,虽然历经风险,亦不改初衷。

白马寺的来历就是汉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三年后,他们连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像,相传花差花差韦小宝所得的《四十二章经》就是其中之一!

皇帝命令在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宝贵经像等物品,此寺即白马寺,相传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

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数百年间,求法传经者辈出,有人成功,如达摩入华、三藏法师到达天竺,但也有不少人死在途中。

只要可能,该当传法!

当下韦与释法真商量细节,由释法真在年后往五台、少林、峨眉山、普陀山、汶上(北方佛教圣地)等地寺庙传谕,请各处山头派出精通佛法的和尚,于五月到达白马寺,召开法会,共商宏法传经大事!

而韦则负责上奏朝廷,大开方便之门,以国家之力助行。

他这么做,盖因佛法流传是他对外征服的基石,关系到征服地区的统治稳定,所以用到佛教。

第五二六节 两份奏折

过完了热闹的元宵节,官府开印视事,朝政上开始热闹起来。

驸马都尉、左骁骑卫大将军、工部尚书、登州都督兼管刺史事的韦连上二折,一为《请试行州县诸内政事》、二为《请试行弘扬佛法事》,立即庙堂震动。

《请试行州县诸内政事》是韦的心血之作,他为登州的亲民官,一定程度上朝庭专为他放权,准他试行新内政之事,现已结出了累累硕果,向朝廷汇报如下:

一、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经济”这词随着韦的崛起而向四境传播,大家都知道它代表的意思。

当然,韦也不敢冒天底下之大讳,把“士农工商”的次序颠倒,因此农业方面,他下了很大的力气,既是表面功夫,也是真功夫。

兴建公共水利,水利有蓄水、防洪分洪功能,是抵抗灾害,减轻损失的良好方法,因此登州官员努力地完成了全州的沙盘,做到心中有数,通盘规划,然后修筑堤坝、修建水库、河道、水渠,在年的水涝灾害到来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然后是种子、耕牛、积肥、防虫鼠和灾害、征粮收购、贮藏,都有详细对策。

辛苦换来了登州的农业大丰收,其一州之地等于三个州同面积土地的总收成,一州敌三州,而农耕之人数只是三州的三分之一。

如此成绩,即震动朝廷,派了好些御史检查,是真的!

再有就是商业,他建筑道路、提升运力、兴建市场、打击不法行径等等,努力给商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他鼓励把登州的特产卖出,直到两京。

当是时,人们的菜谱简单,多以牲畜、家禽和河鱼为食。

随着交通改善,登州的大量海产品(干货)涌入两京,极大地丰富了两京百姓的菜单,如过年时,人们买上一些金钩海米、瑶柱、海参、干鱼等作为礼物送人,很是得体时尚。

韦小心翼翼地没在商业方面多投钱,顶多是他自己做买卖,但已经令登州收到了很好的回报,其成交活跃,商贩的人们面带笑容,似乎个个都赚到了钱。

海港运输是一个闪亮点,登州海港宽敞、安全、其年吞吐量名列北方第一,运输力辐射到北方各海港及朝鲜半岛和倭国,从中得到了大量的收益。

而工业(手工业)异军突起、迅勐发展,水泥生产量在山东半岛名列第一,带旺了建筑的兴起。

除开农工商三业,百姓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中国旧有的小农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为农民多了一条重要的发财途径:打工。

职业打工、农闲时打工,城市需要的劳动力日益增长,他们从事工业生产、运输、建筑、商业帮佣、煤炭开采,从中获得铜钱,改善生活。

城市实行了《清洁卫生法》和《城管法》,去过登州的人都知道,登州城市的道路好,卫生相当干净,井井有条?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