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 > 第112部分(第2页)

第112部分(第2页)

“朕怎么会忘,但这么大的事,朕总要和大臣们通个气儿呀。你没见丁谓刚从淮南公干归来?朕已命他日昃之时到偏殿议事了,你退去吧!”

原来赵恒还是有些算计的,并非一冲动就定下来了。王钦若暗想:此事想必皇上已和王旦、陈尧叟议过了,二人不动声色,说明二人并不反对,接下来就看丁谓的了。

这么大的事,寇准也不是不长耳朵。杨亿昨天受命草写密旨,直到夜直时才得知皇上要贬寇准等人,一下子蒙了。他真想冲出舍人院立即把此事告诉寇准,可舍人院早上了大锁,飞也飞不出去。退一步说,就算告诉寇准,恐怕也晚了!这一夜他没合眼,直到第二天散朝之后,才抽空儿奔到宰相府,只说了一句“丞相走路要小心”便转身而去。寇准心下疑惑,又联想起王钦若这些天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心中猛然一惊:莫非杨亿所言另有深意?急切间他想找丁谓问一问,于是片刻不停来到三司衙门,守门的小吏告诉他:丁大人被宣召入朝了。

丁谓前一段到淮南去,主要是督修运河沿线的漕运码头。这条河从宋朝建国以前就担负着淮南粮米运输的重任,太祖开宝八年收复南唐后,运力增大数倍。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收复两浙和漳泉,运输量进一步增加,而沿线码头却一直没有修葺过。如今契丹不再兴兵,赵恒决定把运河一线的邵伯、高邮、楚州、盱眙、符离、永城诸大码头重新扩建。丁谓一钉一铆地把此行督建工程的事向赵恒禀奏,赵恒起初还认真听,到后来有些耐不住性子了。丁谓瞥见赵恒辗转不安之状,连忙缩减话头,三五句把事情奏毕,肃立请命道:

“不知陛下还有什么训教?”

“很好,爱卿对王事如此尽职,朕没看错人!”赵恒赞扬一句,紧接着转了话题:“朕今天跟你打听几个人,你要如实禀来,不得口是心非!”

丁谓愣了一下,一时猜不透赵恒话里的意思。“惟陛下教诲!”

“嗯。”赵恒熟视着丁谓,缓缓问道:“有人说王钦若是奸臣,你以为呢?”

丁谓猜想朝中政局要有大变动,激灵了一下,揣测赵恒心中所想:说王钦若是奸臣的无疑是寇准。澶渊之盟好几个月,赵恒都没把王钦若从大名府召回,如今骤然回朝,依旧参知政事,这说明皇上又开始信任他并且起用他了。王钦若与寇准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皇上这么问,他想听的显然应该是“王钦若不是奸臣”,王钦若不是奸臣,那么奸臣就该是寇准,这,这可能吗?寇准是众臣公认的社稷大臣,是河北大战、澶渊之盟的第一功臣啊!可赵恒为什么要问这话?自己又该怎么回答?万一说错了,刚刚到手的三司使是否就要被夺掉?然而皇帝把自己逼到了这个角落,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回答对了往前走,天宽地也宽,前途无限;要么说错了一脚踩空,掉进不知多深的黑洞子里!他飞快地拿定主意:只要皇上说的不是反话,那他应该是想听“王钦若不是奸臣”!

。。

第四十九回 愣宰相居功失位(6)

“陛下,臣与王大人交往不多,然观其为人,时时事事尽忠许国,臣以为王大人不该入于奸臣之列!”

“你在骗朕?满朝文武十有六七指他为奸,你凭什么为他护短?”赵恒质问道。

丁谓感到脑门子开始流汗,他慌乱四顾,瞥见周怀政正在殿门外转悠。此时哪里顾得上想一个太监,他们不过是条狗。哎呀,赵恒究竟是什么意思呀?

“说呀!”

“是是!陛下问臣凭什么为王钦若护短,臣要奏的恰恰是:臣从不闻王大人有什么短处,凭什么无端张口咬人?”

“嗯,这是你的心里话吗?”赵恒像审囚犯一样问了一句。不等丁谓回答,又问道:“寇准呢?”

凭着直觉,丁谓断定第一问答对了!而只要这第一问答对了,接下来所有题目都应该迎刃而解:寇准一定是因为什么事得罪了皇上,皇上要贬他了。皇上要的答案一定是对寇准不利的。这可难了,自己是寇准极力举荐的,是寇准眼里的大红人,如今说寇准好,明摆着要逆了龙鳞;说寇准不好,于心何忍?朝廷百官岂不都要骂自己是不义之徒?不知怎么,此时他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说呀!”赵恒等得不耐烦。

丁谓突然啜泣起来,倒把赵恒弄糊涂了:“你有难言之隐?”

“陛下!”丁谓索性哭出声来,双膝一软,跪在地上。“陛下恕臣懦弱,为寇丞相权势所诱,无力自拔。臣久知寇丞相待陛下粗暴无礼,有居功之傲,乏事君之心,举朝畏之如虎狼。陛下,寇准不该窃居相位呀!”

“哭什么,该说就说嘛!”

这句话像一贴膏药贴在疮上,丁谓一下子感到有救了:又答对了!如果答得不对,赵恒应该狠狠地骂他!可赵恒没有骂,这句看似责备的话,很明显是在肯定自己的答案。他庆幸极了!不过庆幸之余,毕竟还有几分不是滋味,自从夔州回到汴京这几年,寇准一直在力荐自己,终于熬到了三司使的高位。如今寇准得罪,要倒霉了,自己在火上又浇了一瓢油,这够多么残忍!可是,可是人生有时候实在无法选择,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难道能为恩相去死吗?退一步说,即使自己力称寇准为忠为良,不但改变不了寇准的命运,反倒又搭上个陪绑的,犯得上吗?

“陛下,臣可以告退了吗?”

赵恒“嗯”了一声,对丁谓道:“爱卿好自为之,等朕整饬后宫立了皇后,再过问你三司之事!”

丁谓明白了:赵恒最后这句话也在暗示他:立皇后的事只能赞同不能反对,否则就要“过问”。过问有两种办法,可以问罪,也可以问功!

“周怀政!”丁谓刚刚出殿,赵恒立即朝殿外叫道。

周怀政匆匆跑进来:“陛下!”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