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御门听政活动还是照常进行。不过这一次,大家分单位在太和殿外等候的时候,就是眼神乱飞了。大家都知道了消息,不免有人心动,大肥缺啊!谁能在御前说上话呢?要给谁送礼好呢?
石文炳还是要来的,昨天接到噩耗已经告了假,但是请求丁忧守丧的折子还没递。
很快就轮到了石文炳上去,他摸出袖子里的折子,鼓鼓劲,一级一级踩着台阶上了乾清门。递了折子之后,石文炳垂手立于一旁,他看到了御案边一个金黄身影的下摆,那大约就是皇太子了。
康熙粗粗看了一回,这样的折子内容也没有什么新意,都不用跟旁人研究的,大笔一挥,准了!
胤礽在一边颇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了。
石文炳还要给他加一点作料:“奴才尚有三子,也须守制,他们的折子交由主官转呈,还望万岁爷恩准。”
康熙居然也“嗯”了一声。
石文炳见康熙没有旁的话说,这才退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比起自家岳父要带着大舅子、小舅子撤离战场,那就都是毛毛雨了,胤礽沉着脸听。一起一起的人都晋见完了,康熙对胤礽道:“你今儿心里不痛快,也回去看看罢。”
康熙一直在观察胤礽,短短一夜,胤礽憔悴了不少,面上作若无其事状,唇上起了好些密密的小水泡,动作也略有迟缓。
胤礽确实需要回去冷静一下,也不过于推辞,客气了一下就回去了。
康熙这才吩咐下去:“今儿递牌子请见的都往后押一押,摆驾,去端本宫。”
今天正是丧事第二天,昨天报了信儿,今天吊唁活动就开始了。
过来看望死者亲属的人物,都是高级别的。康熙是头一个过来的,当然,皇帝的日程表上写着的是“安慰儿子”而不是“出席孙子葬礼”。
胤礽于宫门迎接,康熙一摆手:“这些就先免了罢。”
众太监围簇着至尊的父子二人,一路行到端本宫胤礽的寝宫。康熙并没有往主座上坐,径往东次间去,坐到了南沿炕上,一指炕桌另一边的位置:“坐。”
作为一个资深丧子者,康熙努力安慰着儿子:“是他与咱们的缘份浅,你不要空自悲伤。”胤礽动了动嘴唇,最终只是叹息一声:“汗阿玛说的是,儿子也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已经去了,想也想不回来了,不过是自己止不住去想他罢了。”
康熙默然。
难过的时候有个人陪着一起坐坐,心里也会舒服一些。就这么静坐了一会儿,胤礽道:“汗阿玛,如今朝中多事,喀尔喀扎萨克图汗、王、贝勒等来朝,请汗阿玛以国事为重。儿子这里没什么的。”
康熙沉吟了一下:“朕给你一天假,歇息歇息,明日也不必过来,弘晰、弘旦明日也不必去读书。后天你们都要给朕振作起来。”
胤礽应了。
康熙又问:“太子妃那里情形如何?”
胤礽苦笑:“开始没想叫她这么快知道的,结果,两件事儿巧了,说岔了道儿,全知道了。今儿一早她就打发人去石家了,这会儿正在等信儿呢。”
“她尚康健么?”
“呃……我叫弘旦和弘曈陪着她了,看着精神尚可支持。”
康熙揉揉太阳穴,怎么什么事儿都赶到一起了呢:“那便好。你好生歇着罢。”
“儿臣恭送汗阿玛。”
————————————————————————————————
康熙作为一个也许不是全心全意为民但是确实很勤政的皇帝,安慰完儿子就走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