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岷辞别家人,一路西南而行。他并未施展惊世骇俗的御空之术,而是如苦行僧般,凭借双足丈量着乌江省的山水。人仙七层的修为内敛至极。
此刻的他,看上去只是一个气质略显沉静、目光格外深邃的背包客,风尘仆仆,却自有一股难言的从容。
几日的跋涉,繁华城镇渐次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越发崎岖的山路和愈发古朴的村寨,他经过了几处穷乡僻壤村落,又逗留了几日,神不知鬼不觉地给当地人化解了一些困难,然后继续向西北方向行走。
他一路走,一路观察,用他强大的感知能力探索每一方土地隐藏的灵脉潜力,期间也向路人询问方圆百里的情况。
按照打听来的方向,他来到了一处名为——落云坡的地方。
站在一处高岗上向下望去,落云坡的全貌映入眼帘。正如传说所言,它仿佛是被天外云霞遗落在此的秘境。三座苍翠的大山呈品字形环抱,一条清澈的河流如玉带般从山谷中蜿蜒穿过,滋养着两岸的土地。
时值春季,山花烂漫,点缀着层层梯田和依山而建的土木矮房,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静谧的田园风光。
然而,这静谧中却透着一股被时光遗忘的滞涩。通往外界的那条土路坑洼不平,显然罕有车辆通行。手机信号在这里变得断断续续,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好在肖岷用的是卫星电话,不受此区域的限制。
山谷中的屋舍大多显得陈旧,三个较大的聚落分散在山脚河畔,彼此相隔半里,毗连相望。
根据路上偶遇的山民介绍,这三个屯子分别以最早定居的三姓家族命名:位于河流上游、背靠最高峰“落霞峰”的是章家屯,户数最少,地势也最险要;河流中游平缓地带,屋舍最为集中的是柳林屯,因早年河边一片茂盛柳林而得名;下游地势更为开阔,但距离大山稍远、耕地较多的则是贾家坳。
肖岷信步而下,首先踏入的是户数最多的柳林屯。屯里的景象印证了他的观感。随处可见的是老人、妇孺和嬉闹的孩童,几乎见不到壮年男子的身影。偶有拖拉机“突突”地驶过,便是屯里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了。
人们看向他这个外来者,目光中充满了好奇、审视,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麻木。
他需要找个落脚点。几经询问,他找到了屯东头的章桂芳老太太家。老太太年逾七十,头发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清亮,身子骨看起来还算硬朗。她家是土木结合的房屋,相比其他人家显得更干净整洁些,有一个不小的院子。
听说肖岷想借宿几天,章老太太打量了他片刻,或许是看他面目和善、不像坏人,便点头答应了,絮絮叨叨地说:“住可以,家里就我和两个儿媳妇,空屋子有。饭食粗淡,你别嫌弃。钱看着给点就成。”肖岷温和应下,递上了足够的费用,章老太太看着这些钱,脸上露出惊喜和满意的神色。
老太太的两个儿媳闻声从屋里出来,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一个叫春梅,微胖,笑容有些腼腆;一个叫秋菊,瘦削些,眼神更大胆,好奇地打量着肖岷这个陌生而英俊的男人。
安顿下来后,肖岷便在屯里及周边慢慢走动。他感受着这里与天水镇截然不同的气场——贫穷、闭塞,但却有一种原始的、贴近土地的生命力。掌中那颗天外奇石似乎也对此地环境有所感应,微微发热,引导着他吸收着山中更为纯净却稀薄的灵气。
落云坡是一个远离城镇的偏远村寨,村中青壮男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与妇孺。
晚饭后,他又信步出门,与几位坐在石头上闲聊的老人搭话。初次见面,未有多言,他只随口问起“落云坡”这个名字的由来。
一位老人顿时来了兴致,向他讲述起一桩古老的传说。这村寨已有数百年历史。
明代时,此处尚无人烟,唯有群山环抱,一水蜿蜒。某年某日傍晚,西天晚霞渐次垂落,徐徐笼罩群峰,最终覆于河谷之上。霞光落处,竟先后迁来三姓人家——章、柳、贾。他们在此扎根,世代繁衍,渐成村落。因有人烟,环境渐易,后来亦不断有逃荒者迁入落脚。如今,落云坡三屯相邻,已有五百余人。
肖岷来到这里当天,便得知此地名字的一个传说,他对这些地名的传说不以为然,因为很多地方都有地域名字来源的文化色彩。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