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草根书记 > 第32章 常委会的决议(第1页)

第32章 常委会的决议(第1页)

甘西省的政治局面,好像大海一样,海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海面下是暗流涌动,汹涌澎湃的。

政治是这样,经济也同样如此,只不过经济建设的涌动表现在表面上,人人皆知的,因为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政绩都是挂钩的,知道的人越多越广,对自己越有利。

无论是谁,主政一方,经济发展不起来,那他的仕途注定不会顺利的,所以说,许多执政者,最重视的事情就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起来了,不但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也能获得上面领导的认可,这可是百利无一害的好事情,谁愿意错过呢?

李囩鹏当然是知道有这样的好处,韩景也不例外,只不过是他们根本出发点不一样。

李囩鹏的出发点里面夹带着许多私货,经济建设只不过是个幌子,这个幌子之下,夹带着大量的私货,有见得人的,也有见不得人的。

韩景的出发点就与之不同了,他极力发展经济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让甘西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让甘西省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龙头老大,辐射四周,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建设跃进一个新台阶。

当然了,在主要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想法,毕竟是在体制内做事情,走仕途升迁之路,升官发财不能全面达到,起码要达到大家所认可的那个标准。

两人的出发点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囩鹏和韩景在甘西省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

一次重要的经济发展会议上,李囩鹏提出了一个看似能快速提升Gdp的项目,可这个项目背后却是他与某些企业的利益勾结,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

韩景当场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详细阐述了项目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提出了一个更具长远规划、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案。

李囩鹏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韩景会如此不给自己面子。

散会后在李囩鹏的办公室里,李囩鹏私下警告韩景不要多管闲事,而韩景则坚定地表示,一切都要以甘西省的长远发展和百姓的利益为重。

一场围绕甘西省经济建设走向的明争暗斗,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李囩鹏和韩景在办公室争吵的事情,不径而是,几分钟不到便传遍省委省政府的各个部门,大家都知道这事情只是个开始。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早上的省委常委会上,李囩鹏当众宣读了对主要领导的经济考核办法和要求,并一致通过了常委们的投票,因为李囩鹏以身作则,自己大包大揽的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一个月招商引资达五百亿。

一把手都带头了,别的人怎么能示弱呢?韩景当然不会反对的,不过提出来了自己的补充意见,那就是招来的企业必须要经过常委会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才可以落地,必须符合甘西省的招商引资要求和条件,必须符合国家环境部法律法规制度。

三个‘必须’给招商引资戴上紧箍咒,把全部的常委们拉上了一条船,要是出了问题,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的,也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

这并不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是因为现实所迫,迫不得已而为之,要知道每当一个事情或者是制度落地,别人总是有空子可钻,就像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的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有政策,也有计策。

韩景并不是不相信其他的人,而是为了避免一些人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招了进来,像污染环境的,技术落后的,欺上瞒下的,骗取钱财的,这样的企业要是招了进来,还不如不招。

李囩鹏的提议之所以能够在常委会上顺利通过,那也是因为这事情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没有人搞特殊。

韩景的提议同样如此,常委们毕竟是属于不同的阵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大家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各自凭自己的本事,有什么样的能力,得亮出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常委会后第二天,韩景就带着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赶赴东江参加一年一度的世博会,要知道东江是开改革开放的窗口,许多世界级企业和世界领先的技术都可以在博览会上见到。

所以每年一次的东江世博会吸引着世界各地许多人的兴趣,甘西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一直都是贫穷落后的,虽然头上顶着资源大省的帽子,但是,经济发展总量很小,又极不平衡,所以每年的招商引资大多数都是交了白卷子。

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建设落后于沿海城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地处内陆,基础建设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投资商肯定要考虑成本的,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做亏本的生意。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表面上的情况,真正的原因还是政治生态环境不好,政府官员根本就没有什么服务意识,绝大多数人都是以官老爷自居,对投资者的投资,态度蛮横,甚至是盘剥压制,久而久之,内陆省份政府的信誉名声扫地,谁也不愿意去投资了。

现在的情况虽然是有所改变,但是,不是根本性的改变,沿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也是突飞猛进,在这样的冲击下,许多跟不上节奏和时代的企业,不得不向内陆迁移。

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的企业在沿海地区没有了立足之地,他们不得不想方设法的生存下去,而内陆又苦于自己招不到投资商,所以对投资者的要求没有限制,几乎是不加审核的。

许多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根本就不顾及投资者是什么样的人,哪怕是骗子,是皮包公司都不拒绝的,只要投资就可以了。

所以说一些打着高科技公司旗号的投资者,在内地混得如鱼得水,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且还是屡试不爽,受到的都贵宾级待遇,而投资的项目却是另一番景象。

其实这样的情况,投资者和政府官员都是心知肚明的,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