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部落的大长老弘吉剌站在营地中央的高坡上,大声说道:“族人们,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片草原已无法再养活我们。南下虽有危险,但那里有粮食,有生机。我们的勇士们会在前方为大家开路,保护大家的安全。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或许就能度过这个难关,找到新的家园。”
牧民们听着长老的话,心中的恐惧逐渐被对生存的希望所取代。他们开始行动起来,宰杀那些已经奄奄一息的牛羊,将肉腌制晾干,准备作为路上的干粮。孩子们也帮忙收拾着简单的生活用品,将破旧的毯子、简陋的炊具等小心翼翼地打包。
可在准备过程中,新的难题又出现了。那些年迈且卧病在床的牧民满脸愁苦,他们身体虚弱,根本无法骑马,而部落中又没有车辆可供乘坐。一位名叫老扎布的重病老者躺在帐篷里,虚弱地对前来看望的族人说:“我这把老骨头,骑马是不可能了,若要绑在马背上,怕是没几天就会折腾死。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路上有牛羊,你们也不至于挨饿,我不想拖累大家。”他的儿子巴特尔江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泪水与纠结,不知如何是好。
在呼兰部落,也有类似的情况。病弱的老牧民巴图额尔敦无奈地看着忙碌的族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只会成为部落迁徙的负担。“我这一辈子都在这片草原上,没想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局。你们带着年轻人和孩子们走吧,去寻找新的生机。”他的话让周围的人都沉默不语,大家都明白,留下意味着死亡,可带着他们前行又困难重重。
各个部落的首领与长老们聚集在一起,商讨着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有人提议制作简易的担架,由马匹轮流驮运病弱的牧民;有人则认为应该留下一部分人照顾他们,待情况好转后再行追赶。但无论是哪种方案,都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风险。
最终,经过痛苦的抉择,一些病弱到难以承受迁徙之苦的牧民被留在了部落的圣地附近,部落留下了足够的食物与水源,并安排了专人照顾,希望他们能熬过这场天灾。而其余的牧民们,尽管心中满是不舍与愧疚,但为了部落的整体利益,他们只能强忍着悲痛,继续为南下的征程做着最后的准备。
十几天的时间里,这种动员与准备的氛围弥漫在整个草原。牧民们与他们的牛羊、马匹逐渐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支庞大而又略显悲壮的迁徙队伍。当最后一缕阳光洒在草原上时,七大部落的联军与牧民们望着南方那片未知的土地,眼神中既有坚定,也有对未来命运的忐忑。但无论如何,他们已迈出了这关键的一步,向着那充满希望与危险的南方缓缓前行,身后留下的是他们生活了无数代的草原,而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考验。
第四十三章:狼袭之困与应对
七大部落的联军与牧民们组成的庞大队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缓缓向南前行。士兵们个个英姿飒爽,手持武器,骑着骏马在队伍前方开路,他们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而牧民们则驱赶着自家的牲口,一户户跟在后面,队伍绵延数里之长,嘈杂而又有序。
队伍行进了两日,草原的宁静被一阵阴森的狼嚎打破。起初,只是远处传来几声若有若无的嚎叫,渐渐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密集。负责侦察的士兵脸色大变,急忙策马回奔,向首领们报告:“前方发现狼群,数量众多,恐有上千只!”
巴特尔首领心中一沉,深知这群饿狼在这饥荒的草原上是何等的危险。他当机立断,命令十万大军迅速回撤,保护牧民与牲口。刹那间,马蹄声如雷,十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向队伍后方。
然而,牧民们由于户数众多,牲口也多,队伍拉得太长,一时间难以集中防御。狼群如黑色的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它们眼中闪烁着饥饿的绿光,目标明确地扑向牧民的牲口群。
在一处牧民聚集较多的地方,几十户牧民慌乱地挤在一起,牛羊四处乱窜。几只体型硕大的狼率先发起攻击,它们身形矫健,在羊群中横冲直撞,瞬间就叼走了几只小羊。牧民们虽然也有一些人手持简陋的武器,但面对如此凶猛且数量众多的狼群,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一位名叫巴特尔图雅的牧民,眼睁睁看着自家的几只羊被狼群拖走,心急如焚。他挥舞着手中的木棍,冲向狼群,想要夺回自家的牲口。可还没等他靠近,几只狼便转身向他扑来,锋利的爪子在地上划出一道道痕迹。巴特尔图雅惊恐地后退,但脚下一绊,摔倒在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士兵飞驰而来,手中的长枪猛地刺向扑来的狼群,将它们逼退。
此时,十万大军已经陆续赶到,但由于牧民队伍过于分散,他们只能分片进行防御。士兵们挥舞着刀剑,与狼群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刀剑相交,鲜血飞溅,狼嚎声与喊杀声交织在一起,让这片草原变成了血腥的战场。
有的士兵组成小队,将牧民和牲口围在中间,用盾牌抵御着狼群的攻击;有的则策马追杀那些试图突围的狼群。但狼群极为狡猾,它们不断地变换攻击方向,试图从薄弱环节突破。
在战斗的混乱中,许多牧民的牲口还是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不少羊被咬死,牛也被狼群吓得四处狂奔,有些甚至冲破了牧民的防线,消失在草原深处。而牧民们除了要保护牲口,还要照顾自家的老小,局面更加混乱不堪。
经过一番苦战,狼群终于在丢下上百具同伴的尸体后,渐渐退去。但牧民们的损失已经不可挽回,他们望着被狼群破坏得一片狼藉的牲口群,满脸的悲伤与绝望。
巴特尔首领看着眼前的惨状,眉头紧锁。他意识到,这样松散的行军队伍结构在面对危险时太过脆弱,必须进行改变。于是,他召集各位首领和长老,商讨如何重新调整行军队伍,以确保在接下来的旅途中能够更好地应对类似的危险情况。
第四十四章:行军改制起风波
巴特尔首领面色凝重地站在众牧民和部落首领面前,大声说道:“各部落的族人们,今日这场狼袭让我们看到了队伍的致命弱点。若再如此下去,一旦遭遇敌军偷袭,我们的牛羊将被掠夺殆尽,牧民们也会性命不保。”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继续道:“我们必须做出改变。现在,我给你们牧民3天时间,宰杀自家牛羊,杀够可供自己食用两个月的口粮,然后将剩余的牛羊交给军队。之后,牧民们都集中起来,人与人紧紧挨着,紧凑地前行。”
“军队在接收完牛羊后,同样会进行宰杀处理,储备够两个月行军的食物。如此一来,剩余的牛羊数量减少,我们的行军速度便能大大提高,也更易于军队保护大家。”
此令一出,牧民们顿时炸开了锅。在扎木合部落的牧民聚集区,一位名叫阿木尔的老牧民满脸不舍,他紧紧抱住自家的一头老黄牛,喃喃道:“这牛陪伴我多年,怎能舍得宰杀。”旁边他的儿子巴特尔,虽理解首领的决定,但也面露难色。
一些牧民开始宰杀牛羊,可由于对数量把握不准,有的杀多了,担心日后挨饿;有的杀少了,害怕军队强行征收。当军队前来收缴牛羊时,矛盾终于爆发。
在呼兰部落的营地,一位年轻气盛的牧民巴特尔苏和,看到士兵要牵走自己心爱的几头羊,愤怒地冲上去阻拦。“你们不能拿走我的羊,这是我一家的生计!”他挥舞着手中的牧鞭,与士兵们对峙。士兵们虽理解牧民的心情,但军令如山,只能强行执行。双方推搡间,巴特尔苏和被一名士兵不小心推倒在地,他的额头撞到了石头,鲜血直流。周围的牧民见状,纷纷愤怒地围了过来,有的捡起地上的石块,有的挥舞着木棍,与士兵们扭打在一起。
一时间,各个部落的营地都陷入了混乱。妇女们的哭泣声、牧民们的怒吼声、士兵们的劝解声交织在一起。军队的行进被迫中断,前方的士兵们焦急地等待着后方的骚乱平息,而首领们则匆忙赶往事发地,试图调解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
巴特尔首领赶到后,大声喝止:“族人们,莫要冲动!我们这是为了整个部落的生存与未来。南方有肥沃的土地,有充足的粮食,只要我们度过眼前难关,日后的日子定会比现在好上百倍。那里有温暖的房屋,不再有这无尽的风沙与干旱。”
然而,愤怒的牧民们难以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他们看着被士兵牵走的牛羊,看着受伤的亲人,心中的怨恨与不舍难以消散。各部落的长老们也纷纷出面,安抚着本部落的牧民,向他们解释首领决策的必要性。
经过一番艰难的安抚与调解,牧民们的情绪逐渐稳定。虽然仍有不舍,但他们明白,已没有回头路可走。军队重新整编队伍,将收缴的牛羊驱赶至队伍中间,牧民们则在士兵的护送下,缓缓跟在后面。队伍再次启程,只是这一次,空气中弥漫着沉重与无奈,每个人都在默默祈祷,前方的道路不要再有波折。
第四十五章:暴雨洪灾困厄途
巴特尔首领率领着队伍艰难地向南前行,原本还算顺遂的行程,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彻底搅乱。天空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迅速拉上了厚重的黑色幕布,刹那间,豆大的雨点如利箭般从空中直直坠落,一场罕见且凶猛的大暴雨汹涌而至。
这场暴雨仿若癫狂,倾盆而下,无休无止地肆虐了整整三天三夜。草原在转瞬间沦为一片汪洋泽国,牧民们那原本在草原上错落有致的帐篷,此刻在狂风暴雨的无情侵袭下,就像脆弱的蝼蚁般摇摇欲坠。尽管众人齐心协力,用粗实的绳索拼命固定,可依旧有许多帐篷难以抵挡这股强大的力量,被狠狠地掀翻在地。帐篷内部更是一片狼藉,雨水如注般灌进,所有的衣物、被褥都被浸泡得透湿,人们只能狼狈地蜷缩在各个角落里,相互紧紧依偎,试图从彼此的体温中获取一丝微弱的暖意。
队伍中的人们都身着毛皮衣物,本是为了抵御草原上的凛冽寒风,却不想在这暴雨的侵袭下成了沉重的负担。雨水浸透了毛皮,紧紧地贴在身上,那湿漉漉的触感让人极为难受,且由于毛皮不易干燥,寒意便如影随形,不断地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再加上此地的天气比他们来时的北方更为炎热,冷热交替之下,人们的身体防线逐渐被攻破。
起初,暴雨降临之时,牧民们因长期饱受干旱之苦,见到这久违的雨水,心中满是欢喜与激动。他们在雨中欢快地跳跃、起舞,用那制作粗糙却十分耐用的牛皮袋子,兴高采烈地跑到一个个因暴雨而形成的水坑边接水,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然而,他们未曾料到,这看似救命的雨水,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许多水坑中的水浑浊不堪,夹杂着各种泥沙与杂质,可牧民们在极度的干渴与兴奋之下,并未过多留意,便直接饮用。很快,腹痛、腹泻等疾病开始在队伍中蔓延开来,本就因寒冷而身体虚弱的人们,此时更是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士兵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冒着如注的暴雨,试图全力保护牧民与牲口的安全。冰冷的雨水不断地灌进他们那沉重的铠甲缝隙之中,寒意顺着肌肤迅速渗透至骨髓。尽管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与强壮的体魄,但在这恶劣的环境下,依旧难以抵挡疾病的侵袭。许多士兵开始不停地咳嗽、打喷嚏,身体逐渐变得虚弱无力,有的甚至发起了高烧,整个人陷入了昏迷之中。牧民们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老弱妇孺们在这湿冷的环境里瑟瑟发抖,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却因大雨倾盆而无法生火做饭,只能眼睁睁地忍受着饥饿与寒冷的双重折磨。
好不容易等到雨势稍有缓和,队伍便迫不及待地继续前行,他们来到了一条沙河前。由于连日的暴雨,沙河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平静,水位如疯涨的巨兽般急剧上升,水流湍急汹涌,滔滔河水裹挟着折断的树枝、尖锐的石块,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腾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仿佛在向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示威。
巴特尔首领面色凝重地望着眼前这凶险万分的沙河,眉头紧锁,心中深知渡河的危险性极大,但为了尽快带领族人到达南方那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他们已经别无选择。他当机立断,迅速命令士兵们先去寻找相对安全的浅滩,并组织人手用粗壮的绳索连接两岸,以便在渡河时辅助牧民和牲口安全通过。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踏入那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冰冷的感觉瞬间让他们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们艰难地在湍急的水流中摸索着前进,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危险,试图将绳索牢牢地固定在河底。然而,就在此时,上游突然涌起一股巨大的洪水,如同一头失控的洪荒猛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冲向下游正在渡河的士兵和牧民。毫无防备的人们瞬间被洪水冲倒,在浑浊的洪水中拼命挣扎、呼救,牲口们也被这股强大的力量裹挟着冲走,整个场面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与恐慌之中。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