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 > 第391章 苏芬战争 惨胜(第1页)

第391章 苏芬战争 惨胜(第1页)

1939年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早,也格外的残酷。

对于广袤的苏什维利西部边境而言,严寒本应是天然的屏障,但这一次,它却成为了进攻者的噩梦,也将成为防守者悲壮史诗的背景。

莫斯科的决策者们,在英士兰物资援助的诱惑与东方两大强国(德士兰与炎国)无形压力的逼迫下,急于在西方获取“安全感”和战略缓冲区。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北方的邻国——芬士兰。

列宁格的安全忧虑,与历史上帝沙俄时期的领土野心交织在一起,化为了最后通牒:

要求芬士兰割让卡累利阿地峡等战略要地!

芬士兰,这个北欧小国,以斯堪的纳维亚式的倔强,拒绝了巨熊的无理要求。

于是,1939年11月30日,苏什维利的战争机器轰然启动。

超过百万的军队,在数千辆坦克、上千架飞机的掩护下,从多个方向越过边境,扑向芬士兰。

莫斯城的《真理报》豪言壮语地宣称:

“这将是一场短暂的‘改放’行军,我们将在两周内占领赫尔辛基!”

然而,战争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苏什维利统帅部预设的轨道。

苏什维利军队,准备的是大规模装甲兵团突击、正面击溃敌军的欧陆平原作战模式。

但他们面对的,是芬士兰无尽的雪原、密布的森林、错综复杂的湖泊与沼泽。

宽大的坦克履带在深雪中陷入泥泞,成为芬士兰滑雪步兵和反坦克小组的活靶子。

漫长的补给线在恶劣天气和芬军小股部队的不断骚扰下,脆弱不堪。

苏什维利士兵穿着不适合极寒作战的军服,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成千上万地死于冻伤,枪械因润滑油冻结而无法击发。

相反,芬士兰军队虽然人数稀少,装备简陋,但他们是为这片土地而生的战士。

他们身着白色伪装服,脚踏滑雪板,在熟悉的森林中神出鬼没。

他们充分利用地形,构建了巧妙的防御工事,尤其是那条横亘在卡累利阿地峡的“曼纳海姆防线”,虽然比不上马奇诺,但在冰雪和芬军顽强防守的加持下,成为了吞噬红军士兵生命的血肉磨盘。

在这场极不对称的战争中,一个名字让苏什维利士兵闻风丧胆——西蒙·海耶夫。

这位来自芬兰乡村的猎人,以其精湛的枪法和潜伏能力,使用一支莫辛-纳甘步枪,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创下了确认狙杀505名苏军士兵的惊人记录。

他被苏什维利军恐惧地称为“白色死神”。

像海耶夫这样的芬军狙击手和游击小组,无处不在。

他们袭击指挥所、后勤车队、落单的士兵,给庞大的苏什维利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人员损失。

每一片寂静的森林,都仿佛隐藏着致命的杀机。

苏什维利的进攻,在最初的几周内遭遇了灾难性的失败。

整师整师的部队被芬军分割、包围、歼灭。

在苏姆萨尔米战役中,芬军以少胜多,几乎全歼了苏军两个齐装满员的师,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芬士兰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德士兰)的士气。

消息传到柏林,特勒西和他的将军们对着地图冷笑不已。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