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时间,瓜还没吃完,转眼便换了名号。
吃瓜群众们:???
不是,碳硅数据公司真有这样的魔力吗?
这瓜有点吃不明白了。
4月12日,一则新的消息直接公布出来。
碳硅数据公司与IDG、今日资本、启明创投、浙产投以及红隼资本5家机构完成新一轮2亿美元的融资,将会继续推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开拓与发展。
软件人数公开了,商业模式跑通了,机构融资到位了,意思也就明显了。
不,还不够明显,钟志凌顶着碳硅数据CEO的认证帐号,在百晓生和朋友圈宣布一则新消息,碳硅数据将会在年内开启一波新的公司期权发放,欢迎各路人才的加入。
与此同时,包括百晓生在内的招聘公司都接到新一轮的岗位需求,希望获取搜索、算法、深度学习、基础架构等方面的人才。
这样就显得颇有针对性,至少,国内目前只有一家深度学习研究院。
多管齐下,既有机构迅雷不及掩耳的以票子来表明看好,也有前员工已经在临港的蹚水,还有老板早年在微信项目上发期权的口碑……
百度的补充协议还没完全落实,也就有人趁着这么一个阶段决定去临港试试。
李艳红对此颇为惊怒。
百度已经在搞移动战略,又有糯米的团购业务,又收购91无线做分发,还要在结构上进行扁平化调整,自己也是可以称之为“家”的掌门人……
怎么还要走?
……
百度和碳硅数据的热闹不仅让外面在看,内部也在看。
像刚从美国过来的吴恩达,他就很好奇,但没想到这样的人才旋涡之争还能波及自己。
“我三个月之后就走了,吴博士,你得自己保重。”余凯和吴恩达是多年好友,自然要好好交代。
“你走?不是一年吗?怎么变三个月了?”吴恩达很惊讶。
余凯便谈到自己的临港之行,提到灵罡公司与碳硅集团的联合研发。
“激光雷达能在国内做起来?我觉得不太可能,斯坦福、谷歌他们都有固定的合作商了。”吴恩达觉得不太靠谱。
“他们已经有产品,很有信心降低三四成的成本,这会是不错的竞争力,国内未来也会有这样的订单。”余凯信心不小,“至少,碳硅集团会用吧。”
吴恩达有些无奈:“那你走了,我怎么办?我邀请的人怎么办?”
余凯只能说道:“百度还是有不错的环境的,实在不行,我临港那边给你看看,百度再怎么上竞业协议,也不会给你们多少约束的。”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百度的补充协议也提交到了吴恩达的面前。
这立即让余凯怒发冲冠,吴恩达是自己辛苦游说来的,他是作为相关领域顶尖人才回国,如果不来百度,有大把的公司想要,而且,某种意义上,待遇也是看着自己的面子没怎么提。
余凯去找了副总裁李明远,据理力争很久之后没有结果又直接找了李艳红,这才把这件事纠正过来。
“余总,你能不能不走?”李艳红的注意力还在想要离开的余凯身上,有点不争馒头争口气,“碳硅要投你?百度也能投,我们可以做孵化。”
余凯沉默一会:“你们不一样,碳硅和百度也不一样。”
李艳红不解:“怎么不一样?”
余凯说了真心话:“我觉得百度孵不出来,劲头不一样。”
“余总,你对我是不是有误解?”李艳红不满意这个答案。
“让时间来证明吧,罗宾,我在百度已经不合适了。”余凯更新了自己的决定,“我这个月交接工作后就离开吧,希望深学院在你的带领下会更好。”
李艳红深深看了眼面前去意已决的余凯,余总这样,不少员工也这样,大家是不是都对自己有所误解啊……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