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义珍的车刚拐出港口主干道,手机就响了。他瞥了眼屏幕,是李家沟收购站的值班员。
接通后对方声音发紧:“丁县长,环保局的人来了,说我们没环评手续,加工全停了。”
他一脚踩下刹车,轮胎在柏油路上划出半道黑痕。后视镜里,远处码头的吊车还亮着灯,那艘运载山货的货轮早已离港,而岸上却开始起风。
“谁带队?”他问。
“姓刘,说是市里下来的。”
“让他们拍现场,所有操作流程、设备清单、晾晒记录,一五一十摆出来。你告诉他们,咱们晒的是刺嫩芽,不是化工废料。”
挂了电话,他调转车头直奔李家沟。路过县委大院时,顺手给商务局长发了条语音:“把论坛那几个帖子全部备份,尤其是那个说‘境外利益输送’的,我要原始Ip。”
夜风从车窗灌进来,吹得他额头发凉。他没开空调,就让这风刮着,脑子才清醒。
半小时后,他站在收购站门口。三名穿制服的人正围着一台真空封口机拍照,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背着手在登记表前摇头:“这属于食品初加工,按规得先过环评,你们怎么事先不报备?”
丁义珍走过去,掏出工作证:“我是丁义珍。你说的‘规’,哪条写着晾干山菜要环评?我查过,农业副产品初加工,不列入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名录。你们是来指导的,还是来卡脖子的?”
那人愣了下,没接话。
“如果真为环保,我欢迎。但别拿程序当棍子打人。”丁义珍扫了眼堆在屋里的货袋,“今天收上来三千多斤,再停两天,全得返潮发霉。到时候谁负责?”
他转头对站长说:“继续干,出了事我担着。”
那人还想说什么,丁义珍已经拨通市环保局局长的号码:“陈局长,你好,金山县丁义珍,我问一下,今天有没有下发过突击检查通知?有没有针对金山李家沟的专项任务?”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没有。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事。”
丁义珍把手机递过去:“你自己听。”
戴眼镜的男人脸色变了,匆匆收起本子,带队离开。
丁义珍没追责,只让技术员当场把整个过程录下来,连同论坛截图一起传回县委办。他盯着屏幕上的匿名帖——“丁义珍借土产出口洗钱,首批五十吨货物实为转移资产”——发帖时间正好是环保局抵达前四十分钟。
“配合得挺紧啊。”他冷笑。
第二天一早,县国土局又报来新情况:红薯粉厂原定选址审批被“技术性搁置”,理由是“地块权属需进一步核实”。
丁义珍直接杀到国土局档案室,调出那块地的登记资料。红章蓝印,产权清晰,备案时间比他出生还早十年。
“谁让你们卡的?”他把材料拍在经办人桌上。
那人支吾半天,终于吐出一句:“昨晚……有人打电话来,说先缓一缓。”
“省里的?”
“没留名,但口音听着像。”
丁义珍转身就走,直奔会议室召集紧急协调会。会上他没发火,只把档案复印件一人发了一份:“现在我问一句,咱们金山县干事,是靠文件办事,还是靠电话办事?”
没人吭声。
“从今天起,所有项目审批,书面意见为准。谁再接个电话就停活,我先停他的岗。”
散会后,他单独留下王大陆。青山集团那边刚传来消息,有“省领导”私下打招呼,劝他们“慎重考虑与丁县长的合作”,理由是“风声不太好”。
丁义珍听完,反而笑了:“赵瑞龙坐不住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