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连忙欠身:“殿下过誉了,下官惶恐。分内之事,唯恐有负殿下与朝廷所托。”
“不必过谦。”沈怀民摆摆手,目光落在周桐脸上,带着几分认真的探究,“周县令,表字可是‘怀瑾’?”
周桐一怔,没想到皇子会问及自己的字,恭敬答道:“回殿下,正是。下官表字‘怀瑾’。”他心中疑惑,不知皇子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沈怀民点点头,眼中笑意加深:“怀瑾握瑜,好字。寓意深长。”
他停顿片刻,语气更加温和,“怀瑾,这几日相处,孤观你为人处事,担得起这‘瑾瑜’二字。私下场合,你我之间,不必再拘泥于‘殿下’、‘下官’之礼,过于生分。孤虚长你八岁,若你不弃,往后便以‘怀瑾’相称,如何?你亦可称孤‘怀民’。”
此言一出,不仅是周桐,连旁边安静用餐的沈戚薇和徐巧都惊讶地抬起了头。
周桐更是心里直呼受不了!皇子要以字相称,还允他直呼其名?这简直是天大的殊荣!
不对。。。。。。这是真要变皇子党了这是。。。。。
他瞬间站起身,深深一揖:“殿下!君臣有别,尊卑有序!下官何德何能,岂敢僭越直呼殿下名讳!更不敢劳殿下以字相称!此乃大不敬,折煞下官了!请殿下收回成命!”
沈怀民看着周桐诚惶诚恐、几乎要跪下去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抬手虚扶:“怀瑾,坐下说话。”
待周桐忐忑不安地重新落座,沈怀民才缓缓道:“孤知你顾虑。然礼法之外,亦有人情。此地非朝堂,亦非正式场合。你我相处这些时日,孤视你非仅为桃城县令,更觉投契,颇有…忘年交之感(此处‘忘年交’稍显夸张,但意在表达沈怀民的亲近意愿)。称字,既不失尊重,又显亲近自然,合乎古礼。至于称孤名讳…”
他微微一顿,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宽和,“孤既许你,便是恩典,亦是信任。你坦然受之便是,不必惶恐。若在公开场合或正式文书,自然依朝廷礼制。私下里,便如此吧。”
沈怀民这番话,既解释了改称呼的缘由(投契、私下场合、合乎古礼),又明确给出了许可和台阶(是恩典,是信任,公开场合仍遵礼制),还巧妙地用“忘年交之感”拉近了距离,同时保持了他作为皇子的威严。
周桐听完,心中翻江倒海。他明白,这确实是沈怀民表达亲近和信任的一种方式,再推辞反而显得不识抬举和不信任对方。
怎么办?
那就接呗,反正不接白不接~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行了一礼,语气真挚:“殿下厚爱,下官…怀瑾…铭感五内。恭敬不如从命。”
他第一次尝试称呼“怀民”,声音还有些微不可察的颤抖。
沈怀民满意地颔首,举杯:“好。怀瑾,饮胜。”
“怀民兄…呃…殿下请。”周桐一时还不太习惯,差点又叫回“殿下”,连忙改口举杯,脸上带着激动和一丝赧然。
沈戚薇在一旁看得有趣,笑嘻嘻道:“好啦好啦,大哥和怀瑾弟弟,快吃菜吧,菜都要凉啦!”她倒是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个新称呼,直接叫上了“怀瑾弟弟”。
徐巧也微笑着看着这一幕。
沈戚薇夹了一筷子糖醋鱼,忽然盯着两人眨眼睛,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事:“说起来,大哥你叫怀民,周县令叫怀瑾,‘怀’字开头,后面俩字读着也顺,倒真像亲兄弟呢!”
周桐刚喝进嘴里的茶水差点喷出来,连忙放下杯子解释:“公主说笑了,殿下这是本名,臣这‘怀瑾’只是表字,不一样的。”他怕这姑娘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特意加重了“表字”二字。
“哎呀,差不多差不多嘛!”沈戚薇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又给周桐碗里夹了块排骨,“反正听着就亲近!以后在这儿,我就叫你怀瑾弟弟,叫大哥怀民哥哥,多顺口!”
沈怀民看着妹妹一本正经的模样,眼底泛起笑意,也跟着给周桐添了些青菜:“她向来如此,怀瑾莫怪。”
周桐看着碗里堆起的菜,又看看沈戚薇亮晶晶的眼睛,只能无奈摇头:“公主高兴就好。”心里却暗自嘀咕:这皇室兄妹的脑回路,果然和常人不一样。
自此之后,在非正式的私下场合,沈怀民便称呼周桐为“怀瑾”,周桐则称呼沈怀民为“怀民兄”或“殿下”(看场合和习惯,有时仍会下意识用敬称,但沈怀民默许)。
收了心神,周桐看向前面的道路。
“驾!”枣红马会意,四蹄轻扬,加快了速度,载着这对心意相通的璧人,沐浴着金色的晨光向着城外疾驰而去。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