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药匙轻轻插入三角中心,"看似性味冲突,实则辛开苦降,如同黄河水遇到礁石时的分流
——
表面是对抗,内里是协同。"
牛皮药囊拉开的瞬间,陈年老木与药材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张思贞的指尖拂过不同形状的黄连,川连的
"鸡爪连"
分叉处还带着少许须根,像极了蜀地险峻的山路;雅连的
"过桥"
细长如丝,那是洪雅山区特有的气候赋予的特征;云连蜷缩如钩,表皮的细横纹里仿佛藏着澜沧江的雾岚。
"你看这过桥。"
他将雅连与云连并置于烛光下,前者的光滑节间长达两寸,后者却短如米粒,"《本草从新》里说
雅连苦寒性燥,长于治肝胆之火
,可岭南商贾脾虚湿盛,用雅连只会火上浇油。"
烛火在云连的弯曲处跳跃,照见其表皮细密的
"鳞片",那是云南高山湿地特有的生长印记。
苏瑶接过云连,放在鼻尖轻嗅,比川连淡了几分燥烈,却多了丝清苦。"滇南多雾,云连吸山水之精气,性虽寒而不凝滞。"
她想起去年在普洱见过的黄连种植地,藤蔓攀援在松树上,树下铺满腐叶,恰如《本草图经》里
"黄连生巫阳及蜀郡大山"
的记载,"就像当地的普洱茶,同样是清热,却带着草木的温润。"
张思贞的手指停在川连的断口处,断面的金黄色泽如凝固的琥珀,裂隙里还残留着少许泥土。"川连生长在四川盆地的紫红色土壤里,吸收了更多的阳光与燥气,所以苦性最烈。"
他忽然想起《医学衷中参西录》里张锡纯用川连配肉桂治心肾不交,"那是利用它的燥性直折心火,但若用在脾湿重的患者身上,就像在湿柴上泼热油。"
檐角的滴水声忽然变得清脆,像是在为不同产地的黄连打着节拍。苏瑶从书架取下《药物志》,翻到
"黄连"
篇,见前人用朱砂笔在
"云连"
下注:"产滇黔者,形小而坚,色黄而润,治上焦热盛尤宜。"
墨迹在修补处晕开,与《千金方》的
"清热不忘养阴"
批注形成奇妙的呼应。
"还记得师父说的
药材如人,各有禀性
吗?"
张思贞将三味黄连摆成三角,川连如父,刚健严厉;雅连如兄,清俊通达;云连如弟,灵动温和,"治实热炽盛,用川连如将军平叛;治湿热郁结,用雅连如文官疏导;治虚火上浮,用云连如书生教化。"
他的指尖掠过云连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