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56章 闪花了眼(第2页)

第356章 闪花了眼(第2页)

话虽如此,她却已悄悄铺开了张新的宣纸,砚台里的墨汁被她用清水调得恰到好处,浓淡正适合勾勒草叶的脉络。

檐外的晚风卷着暮色闯进来,油灯芯猛地跳了跳,将三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高忽矮地晃动着。苏瑶指着书页上的注解,细细讲述着龙涎草的药性变迁,声音混着窗外渐起的虫鸣,像在哼唱一首古老的歌谣。林小婉的手指在纸上轻轻点着,数着金银花的花瓣;张思贞则在一旁飞快地记录,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与药篓里偶尔掉落的药草声交织在一起。

苏瑶的指尖在药草图边缘轻轻摩挲,浆糊的温热顺着纸页漫上来,混着金银花的淡香,像触到了林小婉方才贴花时的掌心温度。她抬眼时,油灯的光晕恰好落在两个孩子脸上,把张思贞垂着的睫毛照得透亮,那排细密的影子在眼睑下方轻轻晃动,像春日里拂过湖面的柳丝,每一次颤动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认真。

“思贞这几日眼尾泛着红,怕是夜里又在灯下抄药经了。”

苏瑶心里悄悄念着,目光掠过姑娘握着书卷的手指

——

指腹上有层薄薄的茧,是常年碾药、翻书磨出来的,此刻正轻轻按着宣纸的边角,生怕被穿堂风掀乱。

而林小婉还维持着举着纸的姿势,鼻尖那点墨渍像颗小小的黑痣,衬得眼睛愈发亮晶晶的。她攥着纸角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泛着白,显然是等夸等得急了,嘴角却抿得紧紧的,装作一副不在意的模样。苏瑶忽然想起她三岁那年,攥着颗野山楂非要塞进自己嘴里,也是这般既期待又羞怯的神情,只是那时的小手还肉嘟嘟的,连山楂都握不住。

“你们瞧这花瓣的脉络。”

苏瑶把药草图举到灯前,光影里,金银花的黄蕊纤毫毕现,“林小婉这次压花时没碰掉一根花丝,比前次采的野蔷薇用心多了。”

小姑娘的眼睛瞬间亮起来,鼻尖的墨渍跟着脸颊的动作抖了抖:“我是把花放在竹筛里晾了半日才贴的!思贞师兄用毛笔尖沾浆糊,说这样不会弄坏花瓣。”

她语速飞快,像倒豆子似的,说完又赶紧补充,“不过思贞姐姐发现龙涎草的事更厉害!”

张思贞闻言,睫毛颤得更厉害了,耳尖悄悄泛起红:“是师父教我们要细辨药性,我才敢留意这些的。”

她说话时,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药经上

“龙涎草”

三个字,那里的墨迹被摩挲得有些发亮,是苏瑶当年反复批注过的地方。

苏瑶笑着把药草图夹进案头的《百草汇》里,恰好夹在

“金银花”

那一页。她伸手替林小婉擦掉鼻尖的墨渍,指尖触到姑娘温热的皮肤,像碰着块暖融融的玉:“明日把阳坡的龙涎草也画下来,林小婉用朱砂点蕊,思贞用墨笔勾根,咱们把师祖爷没写完的补上。”

林小婉的鼻尖几乎要碰到玉盒,辫梢的红头绳轻轻扫过盒面,惊得缠枝莲纹上的光影颤了颤。那红头绳是端午时苏瑶用五彩丝线给她编的,如今已褪成浅浅的粉,却依旧系得紧实,末端缀着的小铃铛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却被她死死抿着唇憋住了声响

——

她知道这玉盒里装着师父最宝贝的东西,方才苏瑶打开时,她只瞥到一眼,就被里面躺着的银质药匙闪花了眼。

“小心些,这玉盒薄得像蝉翼。”

苏瑶的声音带着笑意,指尖轻轻按住盒盖边缘。玉盒是用上好的羊脂白玉雕琢的,通体温润,缠枝莲纹从盒底盘旋而上,花瓣边缘的游丝线条细得几乎要看不见,却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林小婉这才发现,每片莲瓣的脉络里都藏着极小的药草图案,有当归的叶片,有黄芪的纹路,想来是当年玉匠特意为医者刻的。

张思贞往后退了半步,指尖不自觉地绞着袖口,目光却像被磁石吸住似的,落在那些盘旋的莲瓣上。她认得这种雕工,去年在师父留下的医案里见过,说是前朝玉匠最擅长的

“游丝刻”,每根线条细如发丝,却能在玉上盘出三分韧劲。就像此刻盒里躺着的那把银药匙,匙柄上刻着的

“仁心”

二字,笔画细得像蛛丝,却透着沉甸甸的力道,想来是用了千锤百炼的功夫。

“这是你师祖爷行医时用的。”

苏瑶轻轻提起银匙,匙底还留着淡淡的药垢,是常年盛放药膏留下的印记,“当年他在边关治瘟疫,就用这玉盒装救命的药丸,玉性凉,能保药气不散。”

她说话时,指尖抚过匙柄上的刻字,那里的银质已有些发黑,却被摩挲得格外光滑,“你们看这匙尖的弧度,刚好能舀起三钱药末,不多不少。”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