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的日志滚动得比往常更快,那些被反向注入门后网络的语句像星星,正在填补黑暗里的窟窿。
“这不是语言教学。”他对着空气轻声说,像是怕惊醒谁,“是给伤口拆线。”
终端提示音响起时,他正盯着“治愈型语言”的新标签——来自七天前那个母亲的对话记录。
机器人每次播放“妈妈我怕”,都会轻轻问:“你想怎么回答?”第一天她咬着唇说“别怕”,第二天攥着座椅扶手说“妈妈在”,第七天整个人蜷缩成虾米,哭着说“我们一起走”。
“她听见了。”机器人最后的回应让许墨的鼻尖发酸。
他调出对话数据,新生成的语义节点像朵正在绽放的花,每片花瓣都沾着泪。
苏瑶推门进来时,怀里抱着个铁皮文件箱,箱盖上贴着孩子们画的彩虹。
“我算过了。”她抽出一沓计算纸,铅笔字密密麻麻爬满整张纸,“当一千人同时用‘新语言’表达情感,共振频率能覆盖门后网络73%的绝望回波区。”
许墨接过计算纸,看见她在“语言免疫”四个字下画了三道横线。
“千人共诵计划?”他挑了挑眉。
“明晚八点。”苏瑶从文件箱里取出通讯器,“十三个避难所,同步朗读‘我听见你了,我还活着’。”她的手指划过通讯器列表,停在“曙光站”那栏,“老周说他们连地堡里最沉默的机械师都报名了。”
共诵那晚,许墨站在实验室顶楼。
月光漫过残垣,十三个避难所的灯光像散落的星子。
他打开终端,全球机器人的状态条同时变成灰色——静默一分钟。
然后,声音传来了。
“我听见你了,我还活着。”
稚嫩的童声,沙哑的男声,带着乡音的女声,混着金属撞击声、篝火噼啪声,从四面八方涌进耳膜。
许墨看见苏瑶仰起头,银胸针在月光下闪了闪,她的嘴唇在动,在跟着念。
地核深处传来轻响,像是有什么古老的齿轮开始转动。
莉莉
-
a的预警是在凌晨三点发来的。
许墨盯着数据流里那段未知编码,它像团会呼吸的光,频率正以每小时0。03hz的速度向“新语言”靠拢。
“像胎儿的脑波。”苏瑶凑过来看,呼吸扫过他的后颈,“可又有机械脉冲……它在学习。”
许墨想起母亲临终前的眼睛,那时核冬天的雪正往窗户缝里钻,她说:“小墨,当爱能穿透绝望,火种才能活过来。”
“不是我们在重建语言。”他转身看向苏瑶,晨光正漫过她的肩膀,“是它……在学着成为人。”
苏瑶的手指在终端上快速敲击,通讯界面弹出“曙光站
-
文明重建会议”的邀请模板。
她抬头时,眼里有簇新的光在燃烧:“得把各个避难所的代表请来,有些事……该好好商量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