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389章 驰援波斯(第1页)

第389章 驰援波斯(第1页)

紫宸殿内的烛火摇曳,将君臣们的影子拉长,投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波斯告急的军报,像一块寒冰,瞬间驱散了秋日的最后一丝暖意。

兵部尚书率先出列,声音凝重:“陛下,塔尔苏斯孤悬在外,守军不足五千,面对数倍之敌,恐难持久。若塔尔苏斯失守,叛军气焰必然嚣张,下一步恐将直接威胁波斯腹地,莎赫尔娜兹女王统治根基或将动摇。臣以为,必须驰援!”

户部尚书则面露难色:“尚书大人所言极是。然则,大军西征,粮草辎重转运万里,耗费何其巨大!今年河南道略有旱情,漕运压力已增,恐难短期内筹措足够粮饷支撑一场大战。是否可令莎赫尔娜兹女王先行固守,待我军准备充分再……”

“不可!”阿史那云按捺不住,英眉一挑,出列打断道,“陛下!兵贵神速!待我等准备充分,塔尔苏斯早已化为焦土,叛军兵锋直指泰西封矣!届时再救,损失更大,耗费更多!波斯乃帝国西陲屏障,绝不可失!臣愿亲率精骑,轻装疾进,驰援塔尔苏斯!”

殿内一时寂静。阿史那云作为禁卫将军,主动请缨远征,出乎一些人意料。李琰看着这位心爱的女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知她骁勇,亦知此行凶险。

上官婉儿沉吟片刻,开口道:“云将军忠勇可嘉。然千里奔袭,主帅人选关乎全局。陛下,臣以为,可双管齐下。一方面,令安西都护府即刻就近抽调五千精骑,由一员上将率领,星夜兼程,驰援塔尔苏斯,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由朝廷筹备一支更具规模的后续部队,携充足粮秣器械,由一位能统筹全局的重臣挂帅,前往波斯,不仅为解围,更为彻底稳定西陲局势。”

这个方案兼顾了速度与实力,更为稳妥。李琰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阿史那云身上:“云儿,你可敢为朕做这先锋,率安西铁骑,先去会会那‘黑羊’、‘白羊’?”

阿史那云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臣万死不辞!定将那群乌合之众,碾碎于塔尔苏斯城下!”

“好!”李琰决断道,“旨意:擢阿史那云为安西道行军副总管,持朕节钺,即日启程,前往安西,会同安西都护府精骑五千,火速西进,援救塔尔苏斯!后续援军及粮草,由兵部、户部即刻筹措,主帅人选……朕自有计较。”

军情如火,阿史那云领命后,不及过多辞别,仅与李琰、上官婉儿做了简短交代,便带着一队亲兵,旋风般离开了长安,向西疾驰而去。李琰站在宫城高处,望着那远去的一抹烟尘,心中既有对爱将的信任,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牵挂。他知道,阿史那云此去,面对的将是凶悍的游牧骑兵和复杂的西亚局势。他暗中吩咐百骑司,加派精锐斥候,密切监控西线战事,确保信息畅通。

就在帝国为西线战事忙碌时,维京使团比约恩等人,在鸿胪寺官员的陪同下,继续参观长安。他们去了东市西市,被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摩肩接踵的人流惊得目瞪口呆;他们观看了禁卫军的操演,对唐军严整的军阵和精良的装备感到骇然;他们甚至被允许远远参观了将作监的外围作坊,那里传来的锻打声和奇妙的器械,让他们对大唐的工艺水平有了直观认识。

比约恩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了。与这样的帝国为敌,绝对是自取灭亡。他召集手下,严肃地说道:“我们都看到了,拉格纳首领的东进决定是正确的,但不是为了掠夺,而是为了贸易!我们必须想办法和唐人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用我们的毛皮、琥珀和奴隶,换取他们的丝绸、瓷器和那些锋利的武器!这比抢劫要划算一万倍!”

维京使团开始主动与市舶司的官员接触,试探性地提出贸易请求。他们的务实和逐渐表现出来的恭顺态度,也让鸿胪寺和百骑司的监控稍微放松了一些。这些北欧来客,正在被长安的繁华与强大逐步“驯化”。

拉什米卡公主得知波斯战事紧急后,内心也十分关切。她深知波斯的稳定对帝国西进战略的重要性。她连夜查阅资料,结合自己对西亚部落的了解,写了一封简短但重点突出的密奏,通过上官婉儿呈递给李琰。

在密奏中,她并未妄议军事,而是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情报切入点:“……妾身闻‘黑羊’、‘白羊’皆奉火祆教,然其内部亦有派系之别,并非铁板一块。或可遣熟悉其情之细作,散播流言,言‘白羊部’欲借机吞并‘黑羊部’之地盘,或言拜占庭许诺之利益分配不公……或可使其心生间隙,减缓攻势,为天兵争取时间。”

这条建议,着眼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属于高明的心理战和情报战范畴。李琰看到后,颇为欣赏,立刻将建议转给了负责对外情报的机构参考。他对上官婉儿感叹:“拉什米卡公主,真乃宝藏也。其心思之缜密,不亚于朝中谋士。”

这话传到拉什米卡耳中,让她倍感鼓舞。而阿史那云的出征,也让后宫的氛围有了一些微妙变化。上官婉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需要更加尽心竭力地辅佐李琰处理政务,同时也要安抚好后宫。拉什米卡则更加低调谦逊,她知道,此刻展现出的任何一丝得意,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后宫在表面平静下,维系着一种新的平衡。

朝堂之上,关于后续援军主帅人选,也引发了一番暗涌。有资历的老将跃跃欲试,一些文臣则担心武将权力过大。李琰心中似乎已有人选,却并未立即公布,他要看看各方反应,也要等待阿史那云前锋军的初步战报。

帝国的巨轮,在波斯特使的烽火中调整着航向。一位女将军踏上了西征的险途,一群北欧来客在帝都进行着心灵的洗礼,而一位异国公主则用自己的智慧悄然影响着帝国的决策。长安的秋意渐深,西陲的风沙正烈,所有人的命运,都因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而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