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号。
主管机构审议通过了音乐平台提交的,作曲人和歌手等级划分的新标准。
音乐平台将新标准的具体细节,下发给各大娱乐公司,并在各种渠道公开。
新标准完全摒弃了以音源下载量为基准,转而以固定时段内的歌曲播放量为等级划分依据。
歌手的等级划分,以去年每个固定时段榜单前三名的歌曲播放量相加,再除以歌曲数量得出的平均值为标准。
一天时间内,达到去年365天日榜前三名歌曲播放量相加,再除以歌曲数量得出的平均值的歌曲,不管是当天发布的歌曲,还是后面突然蹿红的歌曲,演唱歌手都会被划入四线歌手的范畴。
以此类推,一周内,一月内,一个季度内,一年内。
不管你是什么时候发布的歌曲,只要能在固定时段内,单首歌曲新增的歌曲播放量达到某个等级歌手的标准,就可以晋升到某个等级。
注意,是新增!
进入一个新固定时段,上一个固定时段的歌曲播放量不会加入下一个固定时段的播放量统计,只会显示在总数上。
并且,各个榜单的排名依据,也改为固定时段内,歌曲的播放量为基准。
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对在某个时段内晚发歌的歌手不公平。
比如一个星期的固定时段内,星期一发歌的歌手,明显比星期五星期六发歌的歌手,有更多的时间积累歌曲播放量。
除了单日不太明显外,其它固定时段都有这个问题。
这和音乐平台上次改革前的老标准,几乎没有区别,只是统计的要素从音源销售数量,变成了歌曲播放量而已。
改了吗?
如改!
而且,只统计固定时段内的歌曲播放量,必然会导致粉丝刷榜。
一首歌的时长只有三四分钟,短的可能三分钟不到。
一个人一天到晚单曲循环播放,就可以增加三四百次播放量。
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一万个人,……,让人无法想象。
到时候必然会有人专门做这个生意。
最公平的方式,应该是以每首歌发布的时间为起点,统计歌曲发布后,某个固定时段内的歌曲播放量,并且每个人一天不管听多少遍,都只统计为一次。
对此,音乐平台的回复是,刷榜问题早已考虑到,每个账户一天听某首歌超过3次,多出的次数不会加入统计中,总播放量也不会显示这部分数据。
也就是说,一天听三百次,有效播放量最多3次。
能够号召自己的粉丝每天最少听三次,这本来就是歌手人气以及粉丝粘性的体现,音乐平台认为这是正常现象。
你粉丝没人家多,没人家有凝聚力,被人家压了一头,你活该!
而每个账号一天听某首歌只统计三次有效播放量,让请水军刷榜的成本极其高昂。
首先,一首歌在未购买音源前,只能试听30秒,试听不计入正式统计。
想要达成有效播放量,就需要先购买歌曲音源。
音源购买成本再加上给水军的报酬,想要靠刷子刷成四线歌手,成本少说大几百万。
四线歌手一年到头连轴转,都不可能赚大几百万。
再加上实际粉丝量肯定无法和正常上位的四线歌手比,只需要出席一两次活动,出场费就会大滑坡。
根本不可能把成本赚回来!
脑子有毛病,才会去做这种事情。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