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休息时间,他一个人上了天台。
风不小,吹得衣服贴在背上。他掏出手机,翻开了那个叫“玛法回忆录”的群聊。
昨晚有个小学生发语音说:“叔叔,我以后打游戏也要像你说的那样,为了兄弟拼命。”
还有个宝妈留言:“我家孩子以前逃课去网吧,现在每天写完作业才肯玩半小时,说要‘攒精力打boSS’。”
他又点开那封山区老师的邮件。
“有个孩子问我,老师,如果我也想当吴一处那样的人,现在该做什么?我说,先好好读书。他点点头,回座位时脚步都变稳了。”
吴一处盯着屏幕,嘴角动了动。
他低声说:“在毒蛇山谷被五只精英怪围剿都没怂,现在被人背后捅刀子,就想让我闭嘴?”
语气像自言自语,又像对着某个看不见的对手宣战。
下午回到工位,邮箱提示音响起。
一封匿名邮件,标题空白。
附件是一张聊天记录截图——
对话框里,“吴一处”的头像下写着:“哈哈,那些文章全是编的,就是为了炒热度接广告。”
截图做得挺真,连字体和界面细节都还原到位。
他看完,面无表情地把文件拖进了自己的加密备份空间。
然后打开ppt,新建了一份文档。
标题打上去:
《用户行为与情感共鸣模型分析——基于<我在玛法那些年>社群运营实践》
光标闪烁着,他开始列大纲。
第一部分:虚拟世界中的集体记忆构建机制
第二部分:高情感投入用户的决策路径追踪
第三部分:从“共情”到“行动转化”的真实案例拆解
他一边写,一边调取群里用户的互动数据,把那些深夜留言、辞职信、绘画投稿全都分类标记。甚至把小程序生成的日志样本也导入进来,做用户画像建模。
下班铃响了,办公室的人陆续离开。
他还在敲键盘。
手机放在桌角,微信群消息不断跳出来。
“大佬你看到热搜了吗?#玛法老兵造假#冲上本地榜三了!”
“有人放出了所谓‘内部录音’,说是你承认造假……”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