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 第198章 互相利益妥协(第3页)

第198章 互相利益妥协(第3页)

从大清朝廷手中“合法”接过政权,再以“民国大总统”身份掌控全国,避免了直接推翻皇室可能引发的满汉冲突,降低了夺权阻力。

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后,在民间对外树立的是“信守承诺、优待皇室以彰显共和宽容与秩序”的形象,塑造自身“和平建国、尊重传统”的政治姿态,消解旧势力疑虑并巩固统治合法性。

袁世凯不是公开保障皇室“尊荣与待遇”吗?对外宣传严格遵守《清室优待条件》,保留朕“大清皇帝”尊号、允许皇室暂住紫禁城、每年拨付450万两白银供养等条款,强调自己“不亏待旧皇室”,区别于“暴力推翻帝制”的激进方式,展现“温和过渡”的执政风格。

又营造“满汉一体”的和谐氛围:通过媒体、官方文告传递“皇室虽退位,仍为国民一份子”的理念,允许皇室成员保留私产、不追究前清官员责任,甚至吸纳部分旧官僚进入北洋政府,对外塑造“摒弃族群对立、维护国家统一”的形象,安抚北方满蒙旧势力与保守民众。

况且大清朝皇室虽退位,但仍有部分遗老(如张勋)主张复辟,袁世凯时刻防范皇室成为复辟运动的核心,因此对皇室采取“软禁式优待”——允许保留尊号,但限制其离开北京、干预政治,切断其与外界旧势力的实质联系。

更是以“保护者”姿态约束着皇室:在限制皇室干政的同时,又对外营造“自己是皇室合法保护者”的形象,进一步凸显自身政权的“稳定性”与“责任感”。

虽说保留皇室尊号、待遇,可安抚大清朝遗留的王公贵族、旧官僚和保守派,稳定北方局势(清朝长期以北京为统治中心,北方旧势力根基深厚),但也为他初期建立北洋政权争取了支持。

也是增加应对革命党人的“缓冲筹码”:袁世凯借助皇室的存在,暗示自己是“稳定国家秩序的唯一人选”,倒逼革命党承认其民国总统在全国的统治地位。

无论此次皇室是否邀请袁世凯共同商谈对其妥协,他都会防范皇室被复辟势力利用,从而加强对皇室的控制。

"内务府那帮官员,"凌霄略微沉吟后继续道,声音低沉而坚定,"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早已是皇室的毒瘤。就算皇室有心想自行整顿,但那帮利益集团根深蒂固,若强行推动,必然会引发激烈反抗。"

凌霄顿了顿,抬起头目光落在皇太后脸上,"他们一定会阳奉阴违,消极执行命令,甚至制造事端引发混乱。"

隆裕皇太后沉声道:"是啊。那些人向来如此,表面恭顺,背地里却阳奉阴违。哀家岂能不懂?若要真正整顿,非得借助外力不可。"

"所以,"隆裕皇太后微微颔首,"咱们决定借助袁世凯与民国政府的力量是唯一且最稳妥的选择。"

“是的。”

"袁世凯。。。。。。"凌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虽与皇额娘有旧日的君臣情谊,但他毕竟是民国大总统,必定会为了自己的政治考量。"

"正是如此。"隆裕太后微微一笑,"哀家与袁世凯有过接触,深知他的为人。正如皇帝所言,他需要皇室的支持,也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形象。″

"只要我们明里暗里允许他对皇室进行限制掌控,作为交换他便会帮咱们砸烂内务府的旧秩序。"

凌霄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皇额娘正因如此。袁世凯基于现实政治原因,需要塑造一个开明的形象,若能借此机会展现他对皇室仁至义尽的态度,不仅能安抚遗老情绪,还能减少民国政府统治的阻力。"

隆裕太后目光灰暗,"所以咱与醇亲王商议好,要向袁世凯妥协,明里暗里允许他对皇室进行限制掌控,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皇额娘不必为此忧心。如此一来,内务府改革触及利益集团的矛盾,便可转移到民国政府上,从而减轻皇室的压力,并有皇额娘从中斡旋展现皇室的地位与权力。"

"皇帝,"隆裕太后目光变得深邃,"但你我都知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袁世凯。。。。。。"她顿了顿,"他终究不是大清的忠臣。"

"皇额娘放心。"凌霄沉声道,"儿臣已谋划妥当。儿臣相信通过对内务府的改革,并在内务府内部培植可靠力量。对大清皇室资产进行梳理清点转移,确保皇室的根基不会动摇。"

凌霄顿了顿,目光变得坚定,"心中笃定至少在两年内,袁世凯死亡前完成对资产的转移。实际上,这才是为皇室暗中积蓄力量,而等待时机。"

隆裕太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皇帝,你办事,哀家放心。且醇亲王也同意了这一计划。"

"好!"隆裕太后满意地点头,"皇帝与醇亲王都是大清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凌霄恭敬地垂首:"儿臣定当不负额娘的期待。"

母子二人的身影映在绛红色的窗纱上,显得格外温暖而坚定。

窗外,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暮色中泛着冷光,而钟粹宫内,一场关乎大清皇室未来的讨论,安抚了隆裕皇太后这颗忧心忡忡的心脏。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