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活最是磨人,枯燥而又容易伤手。
几个小子没一会儿就没了耐心,开始叫苦不迭。
张大山便一边自己动手示范,一边给他们讲道理。
“想要睡得舒坦,就得下功夫。”
“这竹刺要是削不干净,扎到身上可不好受。”
“做事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
在他的督促和榜样作用下,孩子们只好耐着性子继续干。
将处理好的竹片打磨光滑后。
再按照合适的长度,将它们并排铺好。
下面用更细的竹竿作为横梁支撑。
接口处同样用湿藤条反复捆扎固定。
一块块带着天然弧度的、青黄色的竹铺板便逐渐成型。
最后,他们还用剩余的细竹竿和藤条,在墙角搭起了一个几层高的置物架。
虽然结构简单,甚至有些歪斜。
但总算能把家里那些零散的陶罐、工具、衣物都分门别类地放上去了。
整个棚屋内部,因此显得利落整洁了不少。
连续几天的辛勤劳作。
当这些凝聚着全家汗水和智慧的简易家具,终于全部完成并各就各位时。
这个曾经破败不堪、如同牲口棚般的栖身之所,终于真正开始散发出“家”的气息。
晚饭时分。
一家人第一次齐齐整整地围坐在新做的方桌旁。
虽然坐的是高矮不一的木墩凳。
虽然桌上的饭菜依旧是糙米野菜糊糊。
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的幸福感。
孩子们兴奋地摸摸这,敲敲那,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王氏看着这一切,眼角眉梢都是温柔的笑意。
晚上睡觉时。
将几块竹铺板在土炕和旁边的空地上拼好。
铺上厚厚的、晒得干爽的茅草。
躺在上面,虽然依旧能感觉到竹片的硬朗。
但隔绝了地面的潮气和寒气,感觉温暖而又安稳。
听着棚外呼啸的风声,感受着身边家人的体温和均匀的呼吸。
张大山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宁静。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