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187章 周师欣慰倾囊相授(第1页)

第187章 周师欣慰倾囊相授(第1页)

距离南阳府院试开考的日子,已是屈指可数。

整个张家大院,都笼罩在一种既紧张压抑,又充满了无限期盼的特殊氛围之中。

而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除了小山自己那颗坚韧不拔的心。

给予他最大支撑和最关键指引的,无疑便是他那位学识渊博、也视他如己出的恩师——周老先生了。

周先生对于小山这位关门弟子,当真是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自从上次小山在府试中一鸣惊人,以第七名的优异成绩高中童生之后。

周先生的心中,那份为人师表的自豪感和对弟子未来的期许,便如同被点燃的火焰,越烧越旺。

他知道,小山不仅仅是他晚年教学生涯中最大的惊喜。

更是他那颗早已沉寂的、曾经也怀揣着经世致用理想的心,重新焕发生机和希望的寄托。

他要将自己这一生所学,所思,所悟,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个他认为足以承载这份厚望的年轻人。

助他一臂之力,送他走上那条更广阔、也更辉煌的科举之路。

于是,在院试前的这最后一段冲刺时间里。

周先生对小山的教导,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严苛,也更加“倾囊相授”。

他几乎是将自己压箱底的那些真本事,都一点不落地,掏了出来。

每日清晨,当小山踏着晨露,准时来到先生那间简陋的书房时。

等待他的,不再是简单的经义背诵和字句讲解。

而是更为深入、也更为艰涩的学术探讨和应试技巧的锤炼。

在制艺时文方面,周先生的要求,早已超越了“合乎法度”的层面。

他开始引导小山,去思考如何在那些看似刻板的八股框架之内,注入自己的“神”与“气”。

“小山啊,制艺之文,其形固然重要,然则其魂,方为根本。”

周先生会捻着花白的胡须,指着小山刚完成的一篇模拟策论,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这篇策论,破题精准,承题圆熟,起讲也颇有气势,股法转换亦无大错。”

“然则通篇读下来,却总觉得少了一点东西。”

“少了一点能真正打动人心,让考官眼前一亮的灵气与风骨。”

他会拿起自己早年珍藏的一些前科高中的范文,或者历代名家的经典之作。

逐字逐句地,为小山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

“你看此文,同样是论‘仁政’,为何便能写得如此汪洋恣肆,气象万千?”

“其秘诀,便在于作者不仅仅是在简单地阐述圣贤的道理,更融入了自己对时弊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真切关怀。”

“其文字,看似平实,却字字珠玑,力透纸背,蕴含着一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浩然之气。”

“你再看这篇,论的是‘中庸之道’,却为何能写得如此灵动飘逸,不落俗套?”

“因为它不仅仅是在解释‘中庸’的字面含义,更是在探讨一种人生的境界,一种处世的智慧。”

“其间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却又毫无堆砌之感,反而显得文采斐然,意境高远。”

周先生的讲解,如同剥茧抽丝,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写作技巧,都一一展现在小山的面前。

他也开始引导小山,在写作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道理讲清楚,将格式写规范。

更要学会思考,学会提炼,学会在“代圣贤立言”的同时,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要让文章有筋骨,有血肉,更有灵魂。

在策论方面,周先生更是对小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