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设计了一座结构更合理、也更利于控制窑温的“青石村一号石灰窑”。
这石灰窑,选址就定在了离那石灰石矿脉不远的一处背风向阳的山坡之上。
既方便运输石料,也利于通风排烟。
柱子带着他那几个木工房的学徒,还有村里那些个手脚麻利的壮劳力。
在张大山的统一指挥下,挖窑基,砌窑身,盘火膛,留烟道。
一连忙活了七八日,总算是把这座凝聚了众人心血的石灰窑,给初步建造了起来。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首次烧制了。
张大山亲自挑选了上百斤大小均匀、质地纯净的石灰石块。
又让铁牛他们,组织人手,砍伐了大量干透了的、质地坚硬的栎木、松木等柴薪,都备得足足的。
他仔仔细细地,将那石灰石块,一层一层地,与那柴薪,交错着,堆叠在那新砌的窑膛之中。
既要保证通风透气,又要确保火力能均匀地烧透每一块石头。
这装窑的活计,也是个技术活,半点马虎不得。
等一切都预备妥当了,张大山便亲自点燃了窑火。
熊熊的火焰,很快便在那窑膛之中,升腾起来。
映红了周围每一个人的脸庞,也点燃了他们心中那份对成功的期盼。
这烧制石灰,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那窑温的控制,是顶顶要紧的。
火候太小了,那石灰石就烧不透,还是块生石头。
火候太大了,又容易把那石灰给烧“死”了,失了活性,将来遇水也不发热松解了。
张大山这几日,几乎是吃住都在那石灰窑旁边了。
他一会儿瞅瞅那窑顶冒出来的烟色,一会儿又听听那窑膛里传出来的噼啪声响。
还得时不时地,往那火膛里头,添上些柴薪,确保那火力能持续不断,也均匀稳定。
铁牛和柱子他们,也都轮流着,帮着张大山看火守窑,不敢有丝毫懈怠。
如此这般,一连烧了足足两日两夜。
直烧得那窑膛内外,都透着一股子灼人的热浪。
那窑顶冒出来的青烟,也渐渐地,变得稀薄起来。
张大山知道,这火候,怕是……差不多了。
他又让那窑火,慢慢地,自然熄灭,再等那窑体,一点点地冷却下来。
这个过程,又足足耗费了一日一夜的功夫。
终于,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之中。
张大山亲自打开了那封得严严实实的窑门。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