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434章 翰林清名帝师之姿(第2页)

第434章 翰林清名帝师之姿(第2页)

两位尚书的法子,都有些道理,却又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派再多的御史,也查不尽那层层叠叠的黑手。

而“以工代赈”,那工程款项,又如何能保证,不被贪墨,能真正地发到灾民手中?

几位大学士,也只是引经据典,说了些“王者当以仁心治天下”的空话。

皇帝听得是心烦意乱。

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了,自己那个总是能带来惊喜的、年轻的翰林修撰。

“去,把翰林院的张小山,给朕召来。”

很快,正在史馆里查阅资料的张小山,便被一名小太监,带到了御书房。

“臣,翰林院修撰张小山,叩见陛下。”

“平身。”皇帝看着眼前这个不卑不亢的年轻人,直接开口问道。

“张修撰,北方三州大旱,赈灾钱粮,沿途损耗巨大。”

“对此,你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大学士和尚书们,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从六品的小官。

他们的眼神里,大多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这等国家大政,连他们都束手无策,你一个年轻人,又能说出什么高见来?

小山没有半分胆怯。

他先是躬身一礼。

“回禀陛下,臣以为,赈灾之要,不在‘发’,而在‘管’。”

“哦?”皇帝来了兴趣,“如何管法?”

小山请求了一支笔和一张纸。

他没有长篇大论,而是在纸上,画出了几个清晰的方框和箭头。

“启禀陛下,小子在家乡时,曾见父亲用过一种‘复式记账法’。”

“其法,每一笔钱粮的进出,都需有两处以上的记录,互相印证。”

“比如,户部拨出多少钱,工部收到多少钱,赈灾署花掉多少钱,三方账目,必须完全吻合。”

“如此,则每一文钱的去向,都有迹可循,让那些贪官污吏,无所遁形。”

他又画了一个圈。

“至于赈灾之法,臣以为,工部大人的‘以工代赈’,是上上之策。”

“只是,这工程款项的发放和监管,是成败之关键。”

“臣斗胆提议,成立一个由户部、工部、都察院三方共同组成的‘联合赈灾署’。”

“钱,由户部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