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画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柜内,一块布满暗红色敲击痕迹的岩壁切片中央,“???—??”(u-l,危险)的莫尔斯电码刻痕格外醒目,旁边陈列着带血渍的发报键和留有齿痕的通信记录夹板。展柜灯光照亮《135
团
8
连坑道生存日志》第
17
页,铅笔字记载:“第
4
次粮绝时,岩壁敲击救了全连”。字幕:在氧气稀薄的上甘岭坑道,当电波被炮火掐断,岩壁成为最后的通信生命线。莫尔斯电码的点划震动穿透岩层,将生死指令刻进岩石肌理,每一次敲击都是对生存的呐喊,每一道刻痕都是志愿军在绝境中书写的生命密码。】
1952
年
10
月
27
日
上甘岭
537。7
高地
13
号坑道【历史影像:黑白胶片记录报务员张有才蜷缩在潮湿岩壁前,右手发报键敲击频率异常急促,镜头特写其左手腕缠着的绷带渗出鲜血,岩壁上
“三短一长”
紧急信号刻痕犹新。画外音:第
15
军《坑道通信特情记录》(1952
年
10
月
27
日):“135
团
8
连断粮第
6
天,敌军抵近坑道
100
米,全连仅剩
3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