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1
日):“针对美军
anarc-3
干扰机,启动‘地波’反制计划,核心目标:将有效信号隐藏于岩层共振频率,用噪声干扰掩盖真实通信。”】
老周的焊枪在美军发报机继电器上划出弧线,改装后的
“频率跳变器”
能在
38hz
主频率
±2hz
范围内随机波动。他的袖口露出三道新的烫痕,那是昨夜调试电路时被短路火花灼伤的:“美军的干扰波像洪水,咱们就给信号找个地下涵洞。”
旁边的王强抱着从美军坦克拆出的铜线,这些直径
0。8
毫米的导线,即将成为反制网络的核心元件。
“老周,3
号坑道反馈信号还是被压制。”
报务员张有才的声音从耳机传来,带着坑道内特有的闷响。老周盯着示波器上紊乱的波形,突然想起三天前在铁矿层的发现
——
当信号频率与岩层共振频率(38hz)重合时,干扰波衰减率可达
40%。他抓起美军遗弃的《电子战手册》,在
“频率盲区”
章节写下:“30-60hz,大地的天然盾牌。”
【历史考据:现存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的《美军
anarc-3
干扰机解剖报告》(编号
1952-11-01-73)显示,该设备对
20-200hz
频段的压制效率达
75%,但对
30-60hz
岩层共振频段的干扰效果仅为
22%。志愿军据此制定
“低频渗透”
策略,将核心信号锁定在
38±2hz
区间。】
岩层共振的频率陷阱
【场景重现:演员演示老周用美军探雷器改装的频率检测仪,屏幕上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