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字子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乃魏武帝曹操之堂弟,三国时期曹魏集团的重要开国元勋。
其一生追随曹操南征北战,以勇武过人、忠诚不二着称,不仅在数次生死关头救下曹操性命,更在曹魏政权的奠基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堪称曹魏集团早期军事力量的核心支柱之一。
曹洪出身于沛国曹氏家族,自年少时便与曹操相交甚笃,对其胸怀与抱负深感钦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起义席卷中原,各地豪强纷纷拥兵自重。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入京作乱,废立皇帝,祸乱朝纲,曹操毅然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起兵讨伐董卓,曹洪闻讯后即刻率领家兵前往投奔,自此开启了他追随曹操征战四方的生涯。
初随曹操时,曹洪便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与无畏的胆识。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诸侯组成讨董联军,却因各怀异心而停滞不前,唯有曹操率军西进,欲直击董卓腹地。
然而,曹操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遭遇董卓部将徐荣的伏击,曹军兵力单薄,很快陷入重围,战况惨烈。
混乱之中,曹操所乘战马被流矢射中,倒地不起,徐荣的追兵已近在咫尺,曹操陷入生死危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曹洪纵马冲到曹操身边,高声喊道:
“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能没有您啊!”
随后,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自己则徒步持刀殿后,凭借精湛的武艺斩杀数名追兵,为曹操突围争取了宝贵时间。
最终,曹操得以脱险,而曹洪则带着残部沿着汴水一路寻找船只,历经艰险后与曹操会合。
此役过后,曹操对曹洪愈发信任,将其视为心腹重臣。
荥阳之战后,曹操势力受挫,一度陷入低谷,曹洪却始终不离不弃,积极为其招揽兵马,扩充实力。
他利用自己在江淮地区的人脉与影响力,前往丹阳(今安徽宣城)等地招募士兵,最终带回数千精锐士卒,为曹操重整旗鼓提供了关键的兵力支持。
此后,曹洪跟随曹操参与了一系列重要战役,每一次都冲锋在前,屡立战功。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率军征讨徐州牧陶谦,曹洪担任先锋,先后攻克琅琊(今山东临沂北)、东海(今山东郯城)等地,缴获大量粮草与军械,为曹军的推进扫清了障碍;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徐州之际,偷袭兖州(今山东兖州),曹操回师救援,曹洪率军驻守东平(今山东东平东),成功抵御了吕布部将的进攻,守住了曹军的后方基地,为曹操最终击败吕布奠定了基础。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正式开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格局,曹洪因功被封为谏议大夫,不久后又升任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
此后,他的军事生涯进入巅峰期,先后参与了征讨张绣、击败袁绍、平定汉中、南下荆州等重大军事行动。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袁绍派遣大将淳于琼率领万余人袭击曹军的乌巢粮仓(今河南封丘西),曹操亲自率军前往救援,命曹洪留守大营。
袁绍趁曹军主力外出,派张合、高览等将领率军猛攻曹洪驻守的大营,攻势极为猛烈,曹军将士一度军心动摇。
面对强敌,曹洪沉着冷静,亲自登上营墙指挥防御,凭借坚固的营垒与高昂的士气,多次击退袁军的进攻,牢牢守住了大营。
直到曹操焚毁乌巢粮草、率军回援后,曹洪与曹操前后夹击,最终击溃袁军,为官渡之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