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不第河山 > 第442章 园林秘径(第2页)

第442章 园林秘径(第2页)

问答持续了一个多时辰,问题从《春秋》微言大义延伸到当前朝政。陈砚秋小心应对,既表现出足够的才学见识,又适当流露出对当前仕途的困惑和渴望。

问答间隙,冯转运使忽然道:“陈编修可曾想过外放历练?总是在京中编书,未免屈才。”

陈砚秋心中一动,恭敬回答:“晚辈资历尚浅,不敢好高骛远。但若能有机会为朝廷效力,无论京官外放,都当尽心竭力。”

张御史中丞抚须笑道:“好一个‘尽心竭力’。如今地方官最缺的就是这等踏实肯干的年轻人。若有机会,老夫倒可举荐一二。”

临走时,吕文谦亲自送陈砚秋到门口,状似随意地问:“那卷手稿,陈编修觉得如何?”

陈砚秋早有准备,从容应答:“吕公见解精辟,晚辈受益匪浅。尤其是关于‘因材施教’的部分,让晚辈茅塞顿开。”

吕文谦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善。望日之会,老夫期待你的表现。”

望日终于到来。这日天色阴沉,酉时未至,已是暮色四合。陈砚秋按请柬所示,来到退思园东侧门。这是一扇极不显眼的小门,掩映在爬满枯藤的粉墙间。

轻叩三下,门悄无声息地开了。开门的不是寻常仆役,而是一个面色冷峻的中年人,做了个手势示意陈砚秋跟上。

园内与上次来时大不相同。路径两旁不见一盏灯笼,全靠领路人手中的一盏小小羊角灯照明。曲曲折折走了约莫一炷香时间,来到一处假山前。

领路人在山石某处按了几下,假山竟悄然移开,露出一条向下的石阶。一股混合着檀香和墨香的气息从深处飘来。

“请。”领路人低声道,自己却留在洞口。

陈砚秋深吸一口气,步下石阶。身后假山缓缓合拢,将最后一丝天光隔绝在外。

石阶向下延伸十余级,来到一条宽敞的甬道。两侧石壁上每隔数步便嵌着一盏油灯,灯焰稳定,显然通风良好。走了约莫百步,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处巨大的地下厅堂。

厅堂中央是一方墨池,池中墨水黝黑,不见倒影。四周墙壁皆是书架,陈列着无数卷轴典籍。十余人围坐墨池四周,皆着深色衣袍,面带奇异的面具。吕文谦和周延清也在其中,但陈砚秋凭借身形和举止,勉强能认出几人。

“新社友至。”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陈砚秋循声望去,见主位上坐着一位戴青龙面具的人,想必就是此次仪式的主持。

“既入此门,当守此规。”青龙面具人道,“墨池之前,皆以代号相称。今日你之代号为‘新砚’。”

陈砚秋躬身应诺,心中暗惊这场面的神秘与庄严。

仪式开始,众人齐声吟诵一段古朴经文,内容似是儒家经典与道家咒语的混合体。诵经毕,青龙面具人开始讲述组织的历史与理念,称其为“护文一脉”,使命是守护华夏文脉,通过科举取士确保贤能在位。

陈砚秋仔细聆听,发现其理念表面冠冕堂皇,实则强调“文脉纯正”,排斥异己思想,与儒家有教无类的宗旨大相径庭。

讲述完毕,青龙面具人转向陈砚秋:“新砚,你既入此门,可知我辈重任?”

陈砚秋按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回答:“护文脉,选贤能,安天下。”

“善。”青龙面具人点头,“然文脉如江河,时有浊流。我辈当如明矾,使浊者沉,清者升。你可能做到?”

“晚辈尽力而为。”

仪式进入最关键环节——墨池立誓。仆人端上一方砚台,内置浓墨。青龙面具人用毛笔蘸墨,在陈砚秋额间画下一个星纹图案。

“此乃文曲印,印此印者,当以文脉兴衰为己任。”

接着,有人递上一卷帛书,上面写着誓言条文。陈砚秋快速浏览,发现其中除了一般性的效忠誓言外,还有若干具体条款:不得向外人透露组织存在;服从组织安排;若违背誓言,甘受“墨刑”。

“念。”青龙面具人命令道。

陈砚秋心中急转。这誓言一旦念出,便是真正踏入这个神秘组织的核心,但也意味着极大的危险。然而事已至此,已无退路。

他深吸一口气,清晰而坚定地念出誓言。每念一句,周围人便齐声应和“善”,气氛庄重而诡异。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