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桥”控制中心内,短暂的欢呼早已被沉重的寂静所取代。成功的喜悦如同被刺破的气球,迅速干瘪,只剩下冰冷的现实:他们确实干扰了敌人的信号,但也招致了凶猛的反击,并且让至关重要的盟友——星球意识——受到了伤害。
伊娃在短暂的昏迷后苏醒过来,脸色依旧苍白,精神萎靡,仿佛大病初愈。她描述那股反冲而来的力量并非纯粹的能量冲击,更像是一种充满了恶毒意志(maliciouswill)的精神尖刺,直接作用于星球意识的“感知”层面,引发了剧烈的痛苦和短暂的混乱。
全球能量监测图上,那几个主要节点的闪烁虽然已经平复,但亮度明显比之前黯淡了一些,能量流动也显得有些滞涩。仿佛一个健康的身体被狠狠捶了一拳,虽然骨骼未断,但内里已然受了暗伤。
“立刻评估星球意识状态和能量网络损伤程度!”科尔的声音压抑着焦虑,“医疗组,全力救治伊娃,检查所有与‘星桥’连接过的人员是否有类似后遗症!”
命令被迅速执行。莉莉和迈克团队开始全力分析刚才记录下的那瞬间的反冲能量数据,试图理解其性质。工程团队则紧急检查“星桥”的受损情况,评估修复可能。
初步报告很快汇总过来:
1。星球意识:受到一定程度的精神层面冲击(psychicImpact),表现为能量流动效率下降约8%,与外围生态的共鸣反馈变得略微迟缓。其核心意识未受重创,但需要时间恢复。它传递来的意念中,痛苦已然减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警惕和愤怒,以及对“星语者”的担忧。
2。“星桥”装置:核心水晶阵列出现多处微观裂纹,能量传导效率下降15%,需要更换部分关键部件。短期内无法再进行高强度操作。
3。人员:除了伊娃,另有三位感应较弱的科研人员也出现了轻微头痛和恶心症状,但无永久性损伤。
4。“低语者”:其信号完全消失,冰巨星方向一片死寂。但那声愤怒的“咆哮”足以证明,它们绝非善罢甘休之辈。
代价是惨重的,但并非没有价值。
“我们证明了它们并非不可对抗。”科尔在紧急会议上总结,努力提振士气,“它们的信号可以被干扰,它们也会因为计划被打断而愤怒。这说明,它们有弱点,并非全知全能。”
“更重要的是,”莉莉补充道,她调出了那瞬间干扰成功的能量波形图,“我们记录了‘杂音尖钉’生效的完整数据。虽然对方立刻切断了信号并反击,但这短短一瞬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无比宝贵的实战数据!我们找到了它们信号结构的薄弱点,验证了熵稳定算法和星球意识能量作为载体的有效性!”
这确实是黑暗中唯一的好消息。一次成功的干扰,哪怕只有一瞬,其价值也远超无数次模拟推演。
“但它们下一次的信号,肯定会调整模式,或者伴随更猛烈的攻击。”迈克担忧地说,“我们不可能每次都靠‘星桥’硬抗,星球意识也承受不起第二次这样的反冲。”
“所以,‘杂音尖钉’必须升级,我们的防御也必须多样化。”科尔目光扫过众人,“莉莉,迈克,基于这次获取的数据,立刻开始设计‘杂音尖钉2。0’,要能适应对方可能采取的频率变化,并且寻求减少对星球意识依赖和伤害的方法。”
“伊娃,你需要好好休息,但一旦恢复,我们需要你尝试与星球意识沟通,看是否能建立一种更温和、更持久的屏障或过滤机制,而不是每次都等对方信号来了再被动干扰。”
“杰克,托尼,轨道防御不能只依赖‘幻影系统’。我需要你们拿出一个方案,利用‘堡垒号’和‘探针号’的火力,在必要时,能够对可能出现的、更具实体性的威胁进行拦截和威慑,哪怕只是拖延时间。”
“所有人,从今天起,‘新芽市’的生存优先级再次调整。所有资源向防御、科研和与星球意识的协同防御倾斜。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会议结束后,“新芽市”如同一个被惊醒的蜂巢,虽然内部受了些震荡,但却以更高的效率运转起来。悲伤和恐惧被转化为了紧迫的行动力。
莉莉和迈克团队彻夜不眠,分析着那宝贵的数据碎片,超级计算机全力运行,模拟着成千上万种频率变体和干扰模式。
伊娃在休息一天后,不顾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再次来到“新生之地”边缘。她没有尝试深度连接,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将手掌贴附在地面,传递着抚慰、歉意以及关于建立“过滤网”的构想。她能感觉到脚下大地传来的回应,那是一种带着伤痛却依旧坚韧的意志,表示愿意尝试。
杰克和托尼则开始捣鼓“堡垒号”上那些原本用于舰船对战的重型武器,尝试将它们改装为可以用于行星轨道防御的固定或机动炮台,甚至提出了一个疯狂的计划:将一部分“共鸣信标”技术微型化,制成特殊的“干扰导弹”,在关键时刻发射到特定空域,制造大范围的频率混乱地带。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