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了主意,她当即就把徐寿叫了过来,让徐寿拿了两封厨房新做的点心,趁着中午跑一趟刘妈妈家。
刘妈妈的主业是卖绒线、头花和一些小饰品,靠着中年妇女的身份,经常走访各家,多年来积攒下了人脉,也兼职做牙婆的生意。
因她手艺精巧,做出的绒花、珠花等别具一格,黛玉也时常留她在家里说话,顺便给些工费,让她帮忙串珠花。
她为人也算热心,做牙婆虽是为了多个进项,却不爱那缺德的事。不管是年轻的姑娘,还是颇有姿色的少年,但凡是托到她头上的,她都会尽量给人选一个和善的主家。
黛玉说的那个会做淮扬菜的厨娘姓潘,是因死了丈夫,宗族里欺负她儿子痴傻,强行占了他们的地。
若不是那潘厨娘机警,趁夜带着儿子跑了出来,只怕如今已经被那群如狼似虎的族人分开发卖,天各一方了。
她收拾了细软,带着儿子一路往北走。路上跟了一个商队,虽然花去了身上大半钱财,但好歹母子二人是顺利来到了神京。
潘厨娘相信,凭着自己的厨艺,在神京也能找到一份差事,养活自己和儿子的。
只是神京不比别处,这里的人无论高低贵贱,多少都带着几分独属于天子脚下的傲气。
一开始潘厨娘是想带着儿子进到一家里做工,自己做厨娘,儿子也能找个搬搬扛扛的差事。她儿子虽然脑子不灵光,但却有一把子好力气。
哪曾想,刘妈妈帮着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说她儿子憨傻,说什么都不愿意。就算刘妈妈再三强调潘厨娘的厨艺高超,人家宁愿多给她工钱,也不愿意同时收留她儿子。
叫她儿子一人在外面,她当然不放心。
为了能带着儿子一起,她把条件一降再降,甚至说母子二人只要一份工钱也行。
可谁知她越是如此,越是没人肯用她。
人们都有惯性思维:若她当真厨艺出众,又哪里肯贱卖了自己的手艺?
一来二去的,就耽搁了下来。
眼见身上带的钱已经要见底了,若不是刘妈妈看他们母子可怜,暂借了一间屋子给他们住,只怕早就流落街头了。
徐寿拿着点心过去的时候,刘妈妈正劝潘厨娘呢。让她别那么固执,先找到饭辙再想别的。
而潘厨娘本人,态度也开始软化了。
实在是不软化不行。虽然刘妈妈好心,收留他们住在家里,也从没提过房钱、饭钱。
但她却做不到心安理得地在别人家里白吃白住。
毕竟刘妈妈家里也不是什么富户,平白多出两张嘴来,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正在两人边吃饭边说话的时候,忽然听见了敲门声。
刘妈妈被人找惯了,半点不惊慌,扯着嗓子问道:“谁呀?”边问边放下碗筷去开门。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