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穿越到七十年代知青 > 第19章 做就不怕怕就不做(第2页)

第19章 做就不怕怕就不做(第2页)

农科院的梧桐树下,郑国栋听完方稷的转述,把抽完的烟头按在树干上捻了又捻。他今天没穿中山装,换了件洗得发白的劳动布工服,袖口还沾着机油。

"我爸。。。。。。"他声音哑得厉害,"他总说搞农业的要像麦子,把头埋进土里。"

方稷从内袋取出烟盒:"您父亲的数据救活了。"

郑国栋接过烟盒,指腹摩挲着那个"郑"字。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知道吗?"他突然说,"这烟盒是五七年苏联专家送的。我爸用它装过治蚜虫的烟丝,装过杂交穗,最后。。。。。。"手指猛地收紧,"装成了罪证。"

远处高音喇叭开始播放午间新闻,隐约能听到"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方稷等广播停了才开口:"我们需要您指导采样点信息。"

郑国栋掏出自来水笔,在烟盒背面画了条蜿蜒的线:"额尔古纳河支流,北纬49度附近。"他停顿片刻,"那里有片白桦林,树下长着野生麦。"

"您去过?"

"六九年,偷跑的。"郑国栋苦笑,"差点冻掉脚趾。"他卷起裤管,露出脚踝上狰狞的冻疮疤,"但值得,我爸念叨那儿的麦种十年了。"

回实验室的路上,郑国栋突然问:"为什么冒险?"

方稷想起前世那个在学术报告厅展示郑氏资料的耄耋老人——那是郑国栋,他在父亲平反十年后,终于完成了研究。

"为了。。。。。。"方稷踢开路上的石子,"让该被记住的人,早点被记住。"

实验室里,郑国栋一进门就被李教授拽住。老人掀起他刘海,露出额角的伤疤:"还记得这个吗?六七年你替我挡的皮带扣!"

"老李你轻点!"郑国栋疼得龇牙咧嘴,却笑出声,"我这儿还有你给的窝头呢!"他拍拍肚子,"硌得胃疼三个月!"

老教授们哄笑起来,争相展示身上的"纪念品"。方稷站在门口,看着这群平均年龄六十岁的科学家像少年人般斗嘴,突然理解了什么是薪火相传。

"开会!"李教授敲敲烧杯,众人立刻安静。他展开郑国栋画的地图:"现在分两组。一组继续分析数据;另一组。。。。。。"他看向方稷,"准备北上采样。"

郑国栋摇头:"太危险,那边还在封冻期。"

"开春就来不及了。"方稷指着数据,"需要观测完整生长周期。"

争论到下午,最终决定由方稷和陈雪以"考察春汛"名义前往,郑国栋留在农科院当技术顾问。临散会,吴老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小布袋:"带上这个。"

倒出来是几颗褐色的药丸:"安宫牛黄丸,救命用的。"

"老吴!"李教授瞪眼,"这不是你攒着。。。。。。"

"我肝硬化的破肝要这玩意干啥?"吴老把药丸塞进方稷口袋,"记着,舌下含服。"

方稷刚要道谢,走廊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来的是王所长,脸色比早晨还难看:"小方,家里来电话,说你妹妹。。。。。。"

方稷这才想起,今天是送方安去农业大学报到的日子。

但眼下这种情况,方稷并不想节外生枝,所以并未前去农大。

回到实验室,郑国栋正在整理他父亲的数据。见方稷来了,他指着一行小字:"看这个耐寒基因标记,我爸当年就发现了表观遗传现象。"

方稷凑近看,那是烟盒内侧用针尖刻的极小的字:"寒冻诱导甲基化变异可遗传三代"——这在前世直到二十一世纪才被学界广泛认知!

"你父亲。。。。。。"方稷嗓子发紧,"是真正的天才。"

郑国栋轻轻合上烟盒:"所以他必须活着看到成果。"他转向方稷,"北上采样算我一个。"

"可您的审查。。。。。。"

"今晚就写请调报告。"郑国栋眼中闪着光,"去他娘的审查,老子要去额尔古纳河!"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