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拐角,陈雪拽住方稷:"方稷你冷静点,别上当!张明的示范田用了进口肥,亩产起码五百斤!"
"我知道。"方稷望向窗外:"陈雪,我相信咱们的战士,我也相信我自己。"
示范田a区:
张明戴着草帽,指挥工人往地里撒挪威复合肥:"每平方米精确到克!这才叫科学种田!"
军垦农场:
三十名退伍兵正步走过田埂,带队的黑脸班长喊着号子:"向左——转!垄沟对准标杆,误差不超过两厘米!"
方稷蹲在地头,教他们用军刺改造成的土壤探针:"盐层在20公分下,播种深度必须控制在。。。。。。"
"报告!"一个年轻士兵突然立正,"建议采用三三制队形施肥!"
方稷愣了下,随即笑了——那是步兵战术队形,用来确保肥料均匀覆盖。
河北黄骅的盐碱地上,二十个板寸头的小伙子正在烈日下操练——不是走正步,而是学习操作土壤ph检测仪。
"报告班长!"一个黝黑的小伙子立正,"7号地块ph值8。2,属于重度盐碱!"
方设穿着作训服,像检阅部队一样走过田垄:"按第三套方案,先灌水压碱,再施石膏粉!"
远处,方稷带着农科院团队正在架设自动气象站。王昆鹏不知何时出现在田埂上,军装笔挺。
"方老师,给您带了个学生。"王昆鹏侧身露出身后的年轻人,"我们军区农场的,想学土壤改良。"
年轻人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掌心还有未愈的枪茧。
农科院食堂里。几个年轻技术员围着张明坐成一圈,边吃边聊。
"哎,你们听说了吗?"戴着黑框眼镜的王志刚压低声音,嘴角挂着讥讽的笑,"方总工昨天又带着他们那宝贝指北针下田啦,呦~人家说是要精确测量垄沟走向。"他说到"精确"二字时故意拉长了音调,引得周围几人一阵窃笑。
张明慢条斯理地搅着碗里的紫菜蛋花汤,嘴角微微上扬:"让他折腾。等秋收后产量出来,看他还怎么嚣张。"
"可不是嘛!"梳着马尾的小李插嘴道,"现在谁还用那种土方法啊?他倒是没拿着个罗盘跪在地上求高产。"
"就是!"坐在对面的刘芳插嘴,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上次我去他们实验田看过,那垄沟歪得跟蚯蚓爬似的,还说什么顺应地磁方向能增产,笑死人了!"
"你们懂什么?"张明突然提高了声音,引得附近几桌人侧目,"人家方总工可是天才农学家,军区大院里出来的精英。"他刻意模仿着领导表扬方稷时的语气,眼中却满是讥讽,"人家用的方法,那叫返璞归真,咱们这些凡夫俗子怎么能理解?"
王志刚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张哥,我听说上个月方稷被撸下来那几天,你差点就接了他的位置?"
张明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放下汤勺,金属与瓷碗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别提了。"他声音阴沉,"谁知道他使了什么手段,三天就官复原职。我爸——"他突然刹住话头,改口道,"我是说,院里领导也太偏心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