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稷头也不回:"比昨天高了0。2厘米,正常。"
就这样,一株接一株,一块田接一块田。太阳渐渐升高,沙漠开始展现它炙热的一面。徐慧的摄像机越来越沉,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
正午12:00:残酷的炙烤
正午的沙漠像一座熔炉。徐慧躲在遮阳棚下,看着方稷依然在田间忙碌。他正在给每株小麦套上特制的透明袋——收集蒸腾水汽用于分析。
"教授,休息一下吧?"徐慧递过一瓶水。
方稷接过水,看到徐慧他们好像被晒得有些蔫吧:"谢谢,你们也辛苦了,如果累了就先去休息一下。"
徐慧看着他被汗水浸透的后背,忽然注意到那件旧衬衫上已经结出了一圈圈白色的盐渍。摄像机的取景框里,科学家佝偻的背影在热浪中微微晃动,像海市蜃楼般不真实。
下午3:00:重复的执着
下午的工作是取样。方稷在每个试验小区取土样、取根系样、取叶片样。每个样本都要仔细标注、封装。
徐慧看着他一遍遍重复同样的动作,忍不住问:"这些事不能让助手做吗?"
"不一样。"方稷终于多说了几个字,"亲眼自己看到的,和别人直接采来的,如果有条件,还是自己亲自做最好,这样你最了解情况。"
徐慧忽然明白了什么。她调整焦距,特写那双布满老茧的手。
傍晚6:00:夕阳下的孤独
太阳西斜,将方稷的身影拉得很长。他还在田里,检查着滴灌系统的每个出水口。
徐慧的摄像机没电了,她就用备用电池继续拍。镜头里,科学家跪在沙地上,一个个检查滴头,那专注的神情,像是在聆听大地的脉搏。
"这个堵了,"他自言自语地拆下滴头,"得记下来,明天换。"
徐慧忽然鼻子一酸。她想起自己准备的采访提纲上那些问题:"您最大的成就是什么?科研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现在她觉得这些问题多么可笑。
夜晚8:00:实验室的灯光
从田里回来,方稷直接进了实验室。采样需要立即处理,否则会变质。
在荧光灯下,他更加沉默。称量、研磨、萃取、检测。。。。。。每个动作都精准得像钟表。徐慧静静地看着,不再提问。
显微镜的灯光照在他花白的鬓角上。
深夜11:00:最后的数据
当最后一份数据登记造册,方稷终于直起腰,揉了揉发红的眼睛。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