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穿越七十年代知青全文 > 第38章 土肥麦香(第2页)

第38章 土肥麦香(第2页)

"还不是因为李大爷的病。"刘红英整理着礼物,"当年李老栓病了以后,大家跑上跑下,他那之后就想做个医生。"

方稷心头一热,巧了之前本来送给张地马的东西在,先让刘红英带给狗剩,等过几天自己再去给张地马准备一份。从抽屉里取出本崭新的《赤脚医生手册》:"巧了不是,你回去带给他。"他又拿出个铁皮盒子,"这里面有些常用药,也捎上。"

刘红英接过东西,犹豫了一下:"方稷,其实村里现在最缺的不是这些。。。。。。"

"是什么?"

"知识。"刘红英眼睛亮晶晶的,"李叔他们说,要是能经常听到新技术就好了。哪怕是个收音机。。。。。。"

方稷猛地拍腿:"我怎么没想到!院里刚配发了一批半导体收音机,专门用于农业技术宣传。"他立即起身,"你把这台带回给青山公社。我去打报告申请,争取给各个村都配上。"

畜牧所的周技术员把报告摔在桌上:"我坚决反对在麦区大规模推广养殖!粪肥是好,但牲畜会啃食青苗,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方稷不慌不忙地展开一张图纸:"这是我在青山公社设计的麦田养殖区划。利用田埂、沟渠等边角地建围栏,既不影响主粮区,又能利用杂草资源。"

陈雪补充道:"我们计算过,每亩麦田配养2-3只鹅,不仅不会减产,还能增收15-20元。"

"鹅?"周技术员愣住了,"为什么是鹅?"

"鹅不爱吃青苗,它们更爱吃草。"刘红英突然开口,她手里拿着本厚厚的笔记,"这是我们村王婶子养的鹅,专门观察记录的。鹅只吃草,而且粪便含磷量高,特别适合小麦。"

会议室安静下来。林副主任仔细翻看着笔记:"这个观察很细致啊。鹅的品种有讲究吗?"

"本地灰鹅最好。"刘红英声音渐渐坚定,"耐粗饲,抗病强,冬天还能看家。"

”即使是养其他家畜也好沤肥,丰肥总是没错的。“

方稷与陈雪交换了个眼神,继续推进:"我们建议在每个推广站配备1-2名畜牧技术员,结合当地情况养殖,与种植技术员协同工作。"

火车站台上,方稷把最后一个包裹塞给刘红英:"这里面是修改后的技术手册,重点标注了不同土壤的处理方法。"

刘红英紧紧抱着包袱:"你放心,我一定把新技术都学会。"她顿了顿,"那个收音机。。。李叔他们肯定高兴坏了。"

方稷笑了笑,又从兜里掏出张纸条:"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写信。"

火车鸣笛响起,刘红英突然红了眼眶:"方稷,谢谢你。。。谢谢你还记得我们青山公社。"

"我怎么会忘?"方稷帮她理了理衣领,"等冬星丰收了,我回去喝庆功酒。"

列车缓缓启动,方稷站在月台上,直到绿色的车厢消失在转弯处。他转身时,发现陈雪不知何时来到了站台。

"都交代好了?"陈雪问。

方稷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云南样本的抗盐碱数据出来了吗?"

"正要跟你说这个。"陈雪压低声音,"之前在怒江又发现的野生麦种,叶片表面有特殊蜡质层。。。。。。"

实验室里,方稷对着显微镜观察新送到的样本。云南野生麦的叶片在灯光下泛着奇特的蓝灰色光泽。

"这层蜡质。。。"他调整焦距,"不仅能减少水分蒸发,似乎还能反射部分紫外线。"

郑国栋匆匆推门进来:"方稷!刚收到气象局预警,黄淮海地区可能遭遇持续干旱!"

方稷猛地抬头,目光落在那片特殊的麦叶上:"快!把云南样本的抗旱数据调出来!如果这种蜡质性状能够稳定遗传。。。。。。"

陈雪已经跑向档案柜:"我这就整理!要不要立刻联系郑教授?"

方稷抓起实验室的电话,突然停住:"等等,先别惊动他。他最近喝药已经基本稳定病情,情绪不易激动。"他放下听筒,"我们自己做预备试验。"

窗外,夏日的阳光炙烤着试验田。更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