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厌朱墙1
十年后。
元安十八年。
大懿王朝四海升平,年复一年皆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海内承平,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官员恪尽职守,一心为民。
世间再无大的战乱与纷扰,
是说前朝,也是说后宫。
三年一次的选秀从未停止,到了日子,也依旧有各地官员家的适龄女儿被送入宫中,成为新的妃嫔。
有人开启了她们的‘登云天’,也有人开启了她们的‘厌朱墙’。
作为一个皇帝,沈晏辞的身边从来都不会缺少年轻鲜妍的女子。
这些年来,他虽算不得子嗣繁盛,却也陆续多添了两位皇子与一位公主。
而自元安十五年,二皇子宸轩和三皇子常睿陆续年满十四之后,后宫的嫔妃们便再未传出过任何喜讯了。
就着这样的不寻常,民间茶楼酒肆的说书先生们,私下里又开始了窃窃私语的编排,
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宫闱秘闻,那般言之凿凿,仿佛亲眼所见:
“自先皇后崩逝后,皇上一直不立继后,如今宫中掌管六宫事务的,是那位有着西域血统的荣贵妃!只可惜啊,她血脉终究非我中原正统,即便膝下养着三皇子又能如何?要我说,三皇子登基的可能性,是怎么也比不过先皇后嫡出的二皇子的!”
“可我听说,三皇子也并非荣贵妃亲生,那是从前宜妃的儿子,只不过宜妃病故后,孩子才养在了荣贵妃膝下。这般说来,三皇子母族不显,自己也未必就没有争一争的雄心吧?”
“至于四皇子,年纪终究是小了些。他的生母纯妃,既比不上荣贵妃的父亲是西域三十六部的统领,更比不得二皇子嫡出的尊贵身份。且纯妃的母家徐家,因为贪腐一事都被皇上下旨全都落了大狱了。没了母族帮衬,他自己又年幼,跟两位兄长可是争不得了。”
“争不争的,谁说得准呢?你没瞧见吗?这两年宫里头可还有哪个妃嫔再怀上过龙种?要我说啊,这里头肯定有事儿!指不定那些女人在深宫里如何不择手段,明争暗斗,互相下绊子呢!”
总归不明就里之人,总是惯常将所有的错处与污名都归咎于女子头上,将宫里的女子描绘成水火不容、终日算计的毒妇。
然而他们又哪里会知道,宫墙之内究竟是怎样的情景?
说不准此刻,他们口中那些斗得你死我活的女子们,正和乐融融地坐在一张桌前,有说有笑地品着糕点、打着戏牌,倒比他们这些躲在阴暗角落里,只知道编排女人是非的抠脚大汉,不知要轻松惬意多少。
这一日,沈晏辞于尚书房考较了宸轩与常睿的功课。
这两个孩子皆已长成翩翩少年,且各有千秋。
宸轩性情沉静,精于诗词歌赋,文章锦绣;常睿则果敢敏锐,于政道军务上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近来前朝主张立储的臣子愈发多起来,
私下里,沈晏辞也分别问过这两个孩子对于立储一事有什么想法。
宸轩面对父皇,显得有些忐忑,“儿子虽年长于三弟,也一早便开始跟随父皇学习处理朝政。但。。。。。。许多事儿子真的尽力了,却常常事与愿违,并不能处理得尽善尽美,反而时常需要三弟从旁提醒协助。在理政实务上,三弟确实要比儿子强上许多。”
他说着不自觉耷拉下脑袋,心底觉得亏欠,并不敢去看沈晏辞的眼睛,只怕从他眼底看见了失望。
从小到大,不知有多少宫人或明或暗地提醒过他:
他是嫡子,又是长子,自是整个大懿王朝未来的希望。
他必须比任何人都用功,都努力,日后方能和父皇一样,成为一代受万民敬仰的明君。
他自幼被父皇带在身边抚养教导,虽说常睿也是父皇亲自教导的,但他到底不住在朝阳宫。
所以宸轩也一直都觉得,父皇对他寄予的期望总要更重些。
他真的努力过,可这嫡长子的重担却也时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害怕让父皇失望,却也从不敢将这些惶恐与压力对父皇言说。
今日鼓起勇气说出这番话,他心中仍是怯怯的,已做好了被训斥的准备。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