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大明之我是崇祯大帝 > 第670章 潜入苏拉果阿战端三(第2页)

第670章 潜入苏拉果阿战端三(第2页)

卡纳塔克的香料仓库依旧堆满胡椒与豆蔻,血奴商人们按旧例清点货物;

希莫加的铁矿场里,矿工们挥锤的节奏从未停歇,只是手上的老茧被青灰色的皮肤覆盖;

胡布利的纺织作坊里,布匹源源不断织出,血奴织工们甚至会按“订单”调整花纹;

科拉布尔的码头依旧泊着商船,装卸工们扛着货箱穿梭,脚步僵硬却高效。

班加罗尔的铁匠铺火光熊熊,血奴铁匠们抡锤锻造的铁器比从前更锋利;

芒伽罗的渔船按时出海,归来时船舱里堆满海鱼,只是渔民们的眼睛再无神采;

迈索尔的粮仓被血奴们仔细打理,谷物晾晒得颗粒分明;

贝尔塞姆的驿站里,信使们骑着马准时出发,马鞍上的公文从未延误。

一座座城市以相同的方式陷落,却都维持着表面的繁华与秩序。

没有硝烟,没有哭喊,只有血气在街巷间悄然流淌,将活人的生气一点点置换为血奴的“勤勉”。

灵僵们躲在市政厅的阴影里,看着这一切按部就班地运转,少年般的灵智里生出新的认知:

原来不必摧毁,也能拥有——

这些“活着”的城市,终将成为灵族国度最坚实的基石。

但在贝尔塞姆,这场“无声陷落”遇到了一点小波折。

这座城市的工坊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果阿邦加工厂的某个代工环节——

而果阿邦是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核心殖民领,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就设在此地。

南洋运来的香料、木材、宝石,都会先送到果阿加工分类,再转运至欧洲,其中不少精细的手工环节,便外包给了贝尔塞姆的工坊。

更特殊的是这里的劳工构成:

葡萄牙人向来对比贾普尔苏丹国态度冷淡,却与毗奢耶那迦罗帝国交好。

这个由印度教土着建立的王国不排斥欧洲殖民者,甚至愿意合作通商,葡萄牙人便将贝尔塞姆的代工机会全给了毗奢耶那迦罗的子民。

这些印度教劳工熟悉葡萄牙人的订单要求,手工技艺精湛,工坊里还挂着葡萄牙商馆的徽记,往来文书都要用葡萄牙语标注。

当灵僵释放血气转化血奴时,问题悄然浮现:

毗奢耶那迦罗劳工的服饰、语言乃至工作习惯都与葡萄牙人深度绑定,他们转化为血奴后,依旧机械地在工件上刻着葡萄牙商馆的标记,甚至会对着空气用混杂的葡语汇报进度。

更麻烦的是,果阿邦的葡萄牙监工每周都会来贝尔塞姆巡查,一旦发现劳工们青灰色的皮肤与空洞的眼神,或是工坊里弥漫的淡淡血气,这场“无声的伪装”随时可能被戳破。

灵僵们缩在工坊阁楼里,看着血奴们精准复刻着葡萄牙人的工作流程,第一次对“融入”产生了犹豫——

这些与殖民者深度绑定的痕迹,会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少年般的灵智里闪过一丝焦躁,骨爪无意识地抠着地板,它们还没学会如何模仿人类的“正常”情绪,更不知道该如何掩盖这场渗透留下的破绽。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