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大明之我是崇祯大帝 > 第710章 化学痴女陆续归来五(第2页)

第710章 化学痴女陆续归来五(第2页)

有想给蒸汽机加“自动调速”的,有琢磨“怎么用玻璃做更清楚的望远镜”的,这些想法要是能一一

实现,大明的科技怕是要迎来一场突飞猛进的变化。

更让人惊喜的是,还有些“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天才,年纪都不能用“年轻”来形容,直接就是十几岁的少年郎:

李雷闪对电路的敏感度远超常人,朱慈炤琢磨起线路能忘了吃饭,方云球研究天文观测仪器一钻就是一整天,戴苍摆弄连珠铳时连细微误差都能揪出来,张时淼算力学数据比算盘还快,毕力能更是凭着手感就能调整熔炉温度——

个个都是这号人物,年纪轻轻却在各自领域里钻得极深,连老匠人都得服他们的本事。

就连刘之春的侄子,一个才六岁的娃娃,都透着股不一般的灵气。

这孩子不喜欢玩泥巴、搭积木,反倒总爱蹲在院子里看孔明灯飘,旁人逗他将来想做什么,他竟能脆生生说出“孔明灯靠热气上升,要是给它装个热旋风扇,也能加升力,只要升力超过灯的重量,东西就能飞上天”的话。

小小年纪,脑子里装的全是关于“飞天”的奇思妙想,不少人都私下议论,这孩子将来说不定能成“航天器匠祖”。

刘之春自己倒没太把侄子这通“童言童语”当回事,只当是孩子看新鲜玩意儿看入了迷。

可这话却意外传到了天文科研究员耳朵里,一下子引来了他们的注意——

已经有人专门把“利用热气与风扇提升升力,实现载人或载物飞天”当成了新课题,还画了张简单的“飞天装置”草图,打算拉着物理科的人一起琢磨琢磨。

如今的研究院,正是一派百花齐放的光景:

不管是谁说的话,只要有几分道理、能说出个大概逻辑,都能被当成研究课题来做。

毕竟圣皇从没禁止过任何研究方向,既没说“这个想法太荒唐”,也没限“只能研究有用的”,大伙儿想到什么就去试,哪怕最后折腾半天没研究出成果,也不会被责备,顶多就是多耗些材料,没人会追究。

况且大明的矿场本就多,地理科编好的《矿脉勘探手册》,早就交到了四处奔走的“天下行走”手里——

这些人跑遍了南北各省,就是去勘测水文地理,顺便勘测的矿藏也正好;

内帑还专门拨了钱设了“探矿奖”,找到新矿脉就能领赏钱,发现稀有矿更是能直接换功勋积分。

有足够的材料和资金托底,研究员们自然更敢放开手脚去尝试,不用怕“浪费”,也不用愁“没钱买原料”。

可现在困扰研究院的,压根不是钱财和材料,而是矿奴——

实在太紧缺了。

好些已探明的矿山,只能凑几个人维持低强度开采,挖出来的矿石还不够工坊塞牙缝;

甚至还有不少品相不错的矿脉,直接荒在山里没人管,连个看守的人都没有。

有限的矿奴人手,基本都扎堆在石油、铁矿、铝矿、煤矿、铜矿,以及几种造机器必需的稀有矿上,日夜连轴转都不够用,根本抽不出人去顾别的矿。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