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对抗。
他越想越觉得可行:
篮球场需要的场地、篮筐都很容易实现,最关键的篮球现在也能做了——
以天然橡胶为内部芯体,马皮缝成球胆裹在外层,再用耐磨的橡胶做外层球皮,里面加层簧片结构减震,拍起来既有弹性又不容易变形。
眼下橡胶加工、皮革缝制的技术都已成熟,造出能用来对抗的篮球完全没问题。
一得空,朱有建就坐在御书房里动笔编撰篮球的使用方法:
从“不能用手抱球跑”的基础规则、“五人一队”的对抗模式、“前锋、中锋、后卫”的人员分配,到“跳投、勾手”的投篮技巧、“运球不能二次翻腕”的规矩,一条条写得明明白白,还配了简单的示意图标注动作。
写完规则,他还亲自去刚铺好的篮球场下场演示。
穿越前他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篮球本就是大学里最常见的体育项目,男生基本都玩过,虽说他技艺不算顶尖,但规矩和标准动作都熟稔得很。
只见他弯腰拍着球,先是慢速运球绕场,接着灵活走位避开围观的监卫,顺势三步上篮把球送进篮筐;
之后又演示了远投、近射,甚至还踩着矮梯试了扣篮、倒挂投篮——
一连串动作算不上多潇洒帅气,却每一步都标准规范,把篮球的玩法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看得周围人连连叫好。
配套的篮球衣是以灭僵队的透气内衣为模板做的,不仅用了相同的材质,连编织时透气网眼都一模一样,最大的优点就是穿起来凉爽,运动时出再多汗也能快速排掉,不会闷得浑身难受。
球鞋则是橡胶和兽筋结合的设计,大底用橡胶压成簧片波浪纹的样式,既防滑又能缓冲跑跳的冲击力,能护住脚踝和膝盖,就算在场上跑满全场,脚也不容易酸。
有朱有建亲自下场演示,身边的监卫们学得最快,没多久就自发分成小组开始试着对抗。
后来干脆由王承恩牵头组织了正式比赛,采用积分淘汰制,从各监局、工坊里凑了六十四支队伍捉对厮杀。
大伙儿从一开始运球总掉、投篮总偏的生涩笨拙,到后来传球越来越默契、投篮越来越准,其实也就用了几场比赛的功夫,而赛场边的欢呼声、加油声倒是一天比一天热闹,连不少工匠都挤在旁边看。
韩赞周见大家这么喜欢,干脆带着建工的工匠们,一口气在皇庄里连铺了一百二十座篮球场。
之所以建这么多,是因为建工队里年轻人最多——
除了在外头铺轨道、修蓄塘引渠的人,大部分工匠都在皇庄周边干活,而篮球这种能跑能跳、还能组队对抗的竞技项目,又实在太对年轻人的胃口。
所以这一百二十座里,有八十座直接建在了建工的驻地附近,场边还搭了简易的看台,方便工匠们收工后随时组队玩。
篮球赛定了规矩:
每三天比一场,要接连比满六个月,最后按各队总积分排定名次,决出冠亚季军。
至于最终的奖品是什么,连朱有建自己都还没琢磨好,是给实物奖励,或是定制专属的奖牌,他还在心里盘算。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