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大明之我是崇祯大帝 > 第756章 再赐婚礼分拆构想四(第2页)

第756章 再赐婚礼分拆构想四(第2页)

建工看着花钱如流水,实则盈利路子宽得很:

卖出去的工坊产权是正经收入,打造的奢华洗浴套装等家居用品也能赚钱,算下来是笔不小的进项。

轻工坊则一心贴补老百姓,定价远低于市价,利润本就没指望;

重工坊就更没法算价值了——

海船、战车、轨车、汽车、火器、蒸汽轮机,再到火药、燃料、冶炼技术,哪一样不是压箱底的宝贝?

这些东西要是敢拿出来卖,怕是全世界都会抢疯,压根没法用银子衡量。

往后还要制造电池、电报,这些新物件的价值更是没法核算;

照着热气球的发展势头,将来出现飞行器也不是难事。

说句实在的,大明重工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其价值大到让人无从算起。

别以为研究院的地理科和水利科没钱——

他们管着引水蓄塘的差事,单是股田管理费就占了收入大头。

毕竟这两门学科本就是为股东服务的,把水引到田、把塘蓄满水,股东们的田地能丰收,管理费自然收得理直气壮,日子过得一点不比其他科室差。

户事监里,一千多名太监埋首在账本堆里,指尖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算好的账册摞起来堆满了好几间大房。

朱有建看着这阵仗,心里清楚:

就这庞大的工作量,非得等研究院发明出计算机才能彻底解决,靠人力算下去,实在太熬人了。

幸好这些账务不用经过户部,不然户部的官员怕是要幸福得晕过去——

大明二百多年来,就从没富到过需要上千人同时做账的地步,这等“甜蜜的负担”,以前想都不敢想。

再看大明研究工坊的规模,更是一年一个样。

起初还只是重工、轻工和研究院挤在一片线型区域里,如今早已向外铺开:

从瀚湖到郭城,再到挂甲屯、八里庄,连永定河上游都有了工坊的影子,西苑皇宫反倒像被一圈产业给包围了。

北部的香泉镇离昌平县不远,从香泉镇到研究院的路上,除了正在建的宿舍楼,还多了快应队的训练基地,日日能听见喊杀声。

轻工各坊更是把地盘占得满满当当,几乎把六郎庄到万泉庄的土地都用遍了;建工则在废弃火神庙附近扎了根,圈下的地盘也不小。

最可观的还要数大明重工,以八里庄为中心,越建越广——

轨车、战车要试验,得有大片试验场;

各类矿物材料要存放,又得建大型储藏场,一来二去,占的地方自然越来越多,一眼望过去全是鳞次栉比的厂房和场地。

朱有建早前汇总各部门地图时,就发现八里庄的空间早已容不下大明重工的扩张,便开始琢磨着重工分拆的事——

除了核心研究项目留在原地,其余生产类工坊都得另选新址。

比如海船铸造坊,最好直接建在海边,这样造好的海船从坞口就能直接驶入大洋,尤其是大型船只,更需要海湾港口的支撑。

他目前属意灵山卫,也就是青岛湾:

那里有片宽阔海湾,北部的山峦能挡住海上飓风,而且湾大口小,对建造船厂来说再合适不过。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