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 第115部分(第4页)

第115部分(第4页)

①茹玄:《新银行团与经济瓜分》,《上海总商会月报》,1。6(1921 年 12 月),《言论》栏。

教育界和商会代表在上海举行联席会议时,蒋梦麟和余日章两位代表奉命去

华盛顿表示“民意”。②。这些区别于政府代表团的“国民”代表主要是教师,

但是这两位国民代表和商界都有密切关系。蒋是一位银行家的孙子,他家是

上海钱庄的股东。他在 1918 年和孙逸仙合作出版《中国的国际发展》时,就

对经济事务发生了兴趣。余日章作为基督教青年会的总干事,也和实业界的

领袖们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他作为议董(在上海工部局中代

表中国居民的利益),和银行家宋汉章、陈光甫,纱厂主穆藕初有联系,他

们全都是他的亲密同事。①

在华盛顿,国民代表们发挥了间接的但却是很积极的作用。他们捍卫了

中国对山东省的主权,要求恢复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后者是各金融团体和

商会所特别强调的。华盛顿会议部分地实现了中国民族主义者对它寄予的希

望。毫无疑问,这一成功更多地是由于世界列强外交战略互相冲突,而不是

中国国民外交动员的结果。“如果一只瞎猫抓住一只老鼠,那完全是由于运

气!”一位英国新闻工作者这样评论说。②但是,毕竟还是需要那只瞎猫把爪

子伸出去。中国资产阶级通过自己的组织表现了它的存在和决心。正是这一

点导致英美外交将赌注押在它身上。

实际上,华盛顿会议以后,在华的外国外交官和企业家们加强了他们的

呼吁。“代表中国经济生活的人们有责任直接参加中国的政治改组。”——

新任英国驻华公使麻克类爵士在北京就任时这样说。③而汇丰银行总裁 A.O.

兰则发表了如下的见解:“正是中国商界舆论和既得利益集团的主要部分……

将证明它是不久将来的主要力量。”④太古洋行老板兼上海英国侨民组织的中

国协会主席 E.F.麦凯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题。⑤提出这些呼吁的根据是,

据称各商埠“所有”商人的利益都是一致的:使经济发展陷于瘫痪的动乱停

止,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能从中同样得到好处。中国商人有责任保证外国人全

心全意祈求的中国政治改革的实现。这一改革的动力应来自内部,但也可从

外部加以支援。因此外国人向中国商人发出的这些敦促充满了各式各样提供

援助的建议。《字林西报》的社论作者建议:“一名具备良好资格的顾问,

在商界的支持下,能够代表一个诚实的政府很快地改组财政工作。”①而 E.F.

麦凯则预言,在清除了腐败的官僚以后,“商界将接管权力,必要时可由外

国顾问协助”。②

外国人小心翼翼地设法发动一场政治运动,他们急不可待地想要利用它

的潜在力量。动力似乎来自汉口,1922 年 11 月在那里曾经开了一次万国公

民大会,他们并且和正在那里举行全国联席会年会的中国各商会的代表取得

联系。③双方就一个遣散军队和建立立宪政权的纲领达成了协议。资产阶级热

②《全国商教联席会议始未记》,《上海总商会月报》,1。4(1921 年 10 月),《纪事》栏。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