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巴黎的文化界因为近期的两则宣言而逐渐沸腾的时候,巴黎的其余部分仍然在日夜不停地运转着。
从金碧辉煌的卢浮宫出发,当夜晚逐渐来临后,成千上万支蜡烛在这里亮起,其光芒透过水晶吊灯往更远处的地方延展,点亮了贵族之家镀金的壁饰,也照亮了巴黎核心区域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
这光芒在这里已有些力不从心,但最终还是拐进了一些昏暗平庸的街区,隐隐映射出千万个普通家庭的轮廓,而倘若继续往更深处,亮光便一点一点的消散,街道也逐渐变得狭窄,空气中开始弥漫一种难闻的气味,一个又一个疲惫的男人、女人和孩童正走向一间狭小的居所。
而像这样的街区的中心和唯一热闹的地方,往往是一家贩卖着低廉酒水的小酒馆,一旦走进其中,一股热浪便混合着人体汗味、劣质烟草的辛辣和洒出的酸葡萄酒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
室内的光线极其昏暗,主要依赖几盏冒烟的油灯或蜡烛来照明,家具只有粗糙的木桌和长凳。
即便它的环境和酒水食物是如此的简陋,但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几乎每一天都能吸引大量的客人前来,在这其中,忙碌了一天的工人们是酒馆的常客和核心,他们既通过廉价的酒水来缓解劳累和麻痹神经,同时也在抱怨工作、分享信息和寻求互助。
除此之外,也能在其中见到经济窘迫的穷学生和一些最底层的所谓知识分子,普通的小商贩和职员也常常出现在这里,相对而言,他们是酒馆里比较安静的那部分人。
而倘若运气好的话,或许也将碰到一些激进分子,能够看到蒲鲁东的追随者、共和主义者亦或者其它一些派别的成员在这里召开半秘密的集会,讨论思想、策划行动乃至发展成员。
像这样的地方,自然也常常引起警察的关注与监视。
安托万正是这样一家小酒馆的老板,作为老板,他理所当然的讨厌麻烦,但是在巴黎,各种各样的麻烦可太多了,根本难以避免,而且不知为何,安托万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些麻烦中似乎在酝酿着更大的麻烦。
毕竟食物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出现在巴黎的流民越来越多,工厂的管理正变得越来越严格,偏偏计件工资还在不断降低,再就是很多机械的引进似乎正在闹出更大的乱子
总而言之,坏消息越来越多了,而这些东西必然会导致另外一些事情的发生,至于具体是什么,安托万这个小老板既想象不到也懒得想象,说到底这些事情都不是他该考虑的,他真正应该考虑的是每天究竟该往酒里面掺多少水才算合适,该考虑如何在尽量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上涨一下价格。
而尽管麻烦不断,但安托万最近的心情确实很不错,如果要问原因的话,简单来说,它的酒馆最近雇佣到了一位年轻的机灵鬼。
在这年头,报纸上的新闻和连载可谓是普通人最大的消遣,但是不识字的人可太多太多了,而像他们这样的小酒馆为了尽可能地吸引客人,自然是要付出点什么雇上一些识字的人来为众人大声朗读报纸。
当然,这份工作并不怎么消耗力气,比起工人们在工厂里的劳作要轻松太多了,因此报酬也是相当低,安托万基本上只会给这样的人提供一顿廉价的饭,甚至说他还会专门抽出一点注意力来盯着对方是否吃的太多、喝的太多。
这在安托万这里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但像最近那位时不时来念一下报纸的年轻人,安托万倒是愿意稍稍放松一下对对方的监视,甚至说,安托万最近真的在琢磨要不要开出足足五个苏的工资来让对方多来念上几次。
五个苏是不是太多了?不然三个苏?
之所以愿意掏这个钱,当然还是这位年轻人念的相当不错,而除了能念报纸上的内容以外,这位年轻人似乎读过很多的书,因此当报纸上的内容过于无趣实在是让人感到无聊的时候,这位年轻人便能凭借着他出色的口才讲一讲历史上的传奇故事,或者其它一些听起来很有趣的知识。
不得不说,有些东西连安托万这个见多识广的酒馆老板都没怎么听过,就比如什么万里长城、底比斯和巴比伦
而有他在的夜晚,客人似乎真的会更多一些,驻留的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延长。
毫无疑问,这位年轻人最起码也是个大学生,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沦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但既然让安托万给碰到了,那么他最好还是抓住机会。
所以到底该给他多少酬劳?要不就五个苏吧?
正当安托万还在思考的时候,酒馆内却是突然有些躁动,当安托万循着声音看过去的时候,一位一看就是个标准的穷光蛋的年轻人正往他这里走来,而当他走过来的时候,一些已经熟悉了他的存在的客人便顺手跟他打了招呼:
“终于又来了!我可等你的故事等了好久了!”
“来喝点吧,我这杯酒可是剩了不少!”
“上次我们聊到哪了?我记得我还有些事情没告诉你呢!”
安托万就这么看着这位喜欢跟别人聊点什么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就在他开口准备提工资的事情的时候,他转念一想,决定不如等这位年轻人将今天的内容念完了再说,这样无疑就能够省下今天的报酬。
于是他很快便露出了一个笑脸,然后念出了对方那个作为女性名字更加常见的名字:“米歇尔先生,你准备准备就开始工作吧,丰盛的大餐正等着你!”
米歇尔,意为像神一样的人,当然,这样的名字整个法国到处都是。
另外丰盛的大餐虽然稍稍有些言过其实,但安托万觉得应该还算贴切,毕竟对方基本上会将食物吃的精光,而且有时候还会因为食物太多吃不完而分享给其他人呢!
“。好。”
虽然嘴角似乎是抽了一下,但这位近来感受到了很多新东西的年轻人最终还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而当他正式开始念报纸的时候,场上的大多数人几乎都在此刻看了过来,毫无疑问,最先念的内容正是大多数人都非常感兴趣的连载部分,而要说巴黎最近这段时间最受欢迎的连载之一,那肯定是有《海底两万里》这一本。
就在很多人一边听一边议论剧情的时候,在这家酒馆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处,一位看上去似乎跟周围的人有点格格不入的中年男人正低声跟身旁的人谈论些什么。
尽管他早年间也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人,但是现在的话,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更多的还是担任学者的角色,他正日夜不息地思考着一个又一个重大的问题,阅读各种书籍,同各种知识分子交流。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