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嬴政(叶开政”和隐含的成蟜势力身上。
吕不韦深吸一口气,率先出列,他言辞恳切,先颂扬立储的重要性,随即话锋一转,看似公允地说道:“……然,储君乃国本,需德才兼备,万民归心。政公子天资聪颖,然早年居于赵地,于我大秦律法礼仪,朝政民生,或需时日深入体察;而成蟜公子,长于宫闱,性情温良,勤学上进,朝野多有赞誉。臣以为,当选贤与能,细加考察,不必急于一时。”
吕不韦巧妙地将嬴政的“赵地经历”转化为需要“考察”的理由,实则暗指其出身可能有疑,根基不稳。
杨泉君立刻接口,声音尖锐且急迫道:“吕相所言极是!立储关乎国运,岂能草率?成蟜公子仁孝聪慧,方是储君最佳人选!”楚系官员纷纷附和。
这时,老将蒙骜踏出一步,声如洪钟:“老臣以为不然!政公子归秦以来,尊师重道,刻苦勤勉,文武兼修,更难得是胸怀大志,气度沉毅,此乃明君之相!且立嫡立长,乃祖宗定制,岂可因些许缘由轻废?”部分支持蒙骜的军方将领亦纷纷点头支持。
见自己最倚重的军方重臣蒙骜竟然替嬴政(叶开政)说话,吕不韦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对于嬴政(叶开政)的身世调查,吕不韦都是暗中进行,他也没有与蒙骜沟通,导致蒙骜以为吕不韦在说反话。
客卿李斯亦出列表态,他引经据典,避开敏感的身世问题,强调嬴政(叶开政)的贤能以及早定国本利于稳定,言辞犀利,逻辑严密。
叶贤最后开口,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大王,立储乃王室家事,亦是国事,臣等唯有竭诚辅佐。然臣观政王子,天日之表,龙章凤姿,归秦后之言行,皆显仁德睿智。若蒙大王悉心教导,假以时日,必能承继大统,光大嬴秦基业。臣相信大王的圣明决断。”
叶贤没有直接攻击成蟜,而是高度肯定了嬴政(叶开政)的潜质,并将最终决定权优雅地交还给庄襄王。
庄襄王看着台下争论,目光扫过朱姬那充满期盼与紧张的脸庞,再回想王子政平日的表现和叶贤的辅佐,心中已然明了。
庄襄王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头的腥甜,决然道:“寡人心意已决!立公子嬴政为太子!即日入主东宫!由吕相邦、叶太保共同辅佐,望尔等同心协力,匡扶社稷!”
旨意一下,如同惊雷!嬴政(叶开政)正式成为秦国太子!
吕不韦与杨泉君面色难看至极,却只能躬身领命,将无尽的怨恨与不甘埋入心底,退朝时,吕不韦与杨泉君交换了一个阴冷的目光,一切尽在不言中。
叶贤回到新赐的太保府,纪嫣然早已带着善兰、善柔、赵致在门前等候。
四女见叶贤安然归来,又获封太保,皆是喜形于色,围拢上来,纪嫣然气质超然,善兰温婉娴静,善柔娇俏中带着英气,赵致活泼明艳,各有千秋。
“夫君辛苦了。”纪嫣然柔声道,递上一杯热茶。
“叶大哥,你可算回来了!”赵致挽住他的胳膊,叽叽喳喳。
善兰和善柔也含笑望着他,眼中情意流转。
叶贤看着眼前这群如花美眷,心中泛起暖意。
然而,叶贤深知,立储仅是序幕,吕不韦和杨泉君绝不会善罢甘休,真正的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叶贤没有焦虑和害怕,反而很期待,吕不韦和杨泉君他们会做出什么应对之策呢。
叶开政入住东宫,叶贤以太保身份参与朝政,地位尊崇。
然而,吕不韦凭借多年经营的相权,在政务安排、官员调度上处处设置障碍,试图将叶贤边缘化,朝堂之上,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
叶贤对吕不韦的手段嗤之以鼻,他不想过多使用他本身的力量,那样这一段历史剧情的体验就太没意思了。
这一日,庄襄王临朝,议题转向盘踞洛阳的东周君。
吕不韦率先出列,慷慨陈词:“陛下,东周君不识时务,妄自尊大,此前暗中联合六国攻秦,近来更与关东诸国暗通款曲,散布流言,诋毁我大秦!此獠不除,终是祸患!臣请发兵,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此议得到不少朝臣附和,东周积弱,此战看似轻松,既可彰显秦国武力,又能获取政治声望。
庄襄王微微点头,询问道:“诸位爱卿,谁愿为将?”
吕不韦不等他人开口,立刻抱拳道:“叶太保身负辅弼重任,不宜轻动。臣举荐老将蒙骜!蒙将军经验丰富,威震六国,定能克敌制胜!亦可令其子蒙武、蒙恬随军历练,为国储才。”
“另,客卿李斯精通律法外交,可任监军;相府舍人图先、肖月潭,精明干练,可参赞军务。为保万全,臣之族侄吕雄,勇武过人,可命其为先锋!”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