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字投影在张思贞胸前,与那支插在衣襟的玉衡针相映成趣。
厅外传来更夫敲过卯时的梆子声,张思贞忽然闻到后厨飘来的药粥香气
——
那是为仪式后招待宾客准备的,里面放了健脾的茯苓和安神的远志。他望着苏瑶将朱砂笔插入笔筒,笔杆上
"悬壶"
二字被磨得发亮,忽然明白这杯拜师茶的深意:茶水入喉是片刻的温热,而茶烟升腾间,早已将
"医者"
二字的重量,从师父的掌心渡到了自己的灵魂里。
掌声如潮水般退去时,苏瑶已从供桌深处捧出一方紫木函。函盖边缘刻着细密的云雷纹,铜扣上的
"青囊"
二字被摩挲得只剩浅淡的痕迹,却在阳光斜照下泛出幽绿的光。张思贞刚接过木函,便闻到一股混合着樟脑与陈旧纸张的奇特气味,那是岁月封存在典籍里的密码。
"这不是寻常刻本。"
苏瑶的指尖划过函盖裂纹,"当年我师父说,此本传自东汉末年,页间还留着华佗弟子的批注。"
打开木函的刹那,厅内忽然暗了半分
——
并非光线变化,而是书页上用朱砂绘制的经络图在阳光下流转,竟似有血色微光在纸间游走。第一页扉页的落款处,墨迹已褪成深褐,勉强辨认出
"吴普录"
三字,旁边还有一行蝇头小楷:"青囊虽毁,薪火不绝。"
崔婉忽然轻呼一声,她的金步摇险些撞在木函边缘:"我曾在父亲的医案里见过记载,说真正的《青囊经》留有华佗亲绘的
麻沸散
配伍图!"
话音未落,王老先生已拄杖凑近,紫铜眼镜滑到鼻尖:"快看这页!"
只见泛黄的宣纸上用银粉勾勒着五脏六腑,心尖处竟标着一枚细小的银针,针尾系着丝线直通书页边缘的
"神门穴"。
张思贞的指尖刚触到书页,忽然感到一阵细微的震颤
——
不是错觉,而是纸张纤维间传来的温热,仿佛有医者的脉搏仍在字里行间跳动。他想起昨夜抄方时,苏瑶曾指着《本草纲目》某页批注说:"真正的医道传承,不在纸上,而在每代医者注入典籍的心血。"
此刻翻开的书页间,果然夹着几枚干枯的药渣:有形状奇特的
"还魂草",有带着齿痕的穿山甲鳞片,甚至还有半片疑似人指甲的灰白色薄片。
"这是
紫河车
的炮制笔记。"
苏瑶的指尖停在某页边角,那里用胭脂写着一行小字:"壬水年冬,取初生儿胞衣,以辰砂、乳香渍之,可治久咳痨伤。"
张思贞忽然想起三个月前,苏瑶为治李秀才的肺痨,曾神秘兮兮地关起门来炮制药材,当时飘出的异香与此刻木函中的气味竟隐隐相似。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