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刀相信,只要这些简本能够送到农民的手中,就一定能够唤醒他们的意识,让他们明白真相。
第二天,各村的农民纷纷来到县衙领取“春种贷粮文书”。
他们拿到文书后,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今年的贷款政策。
然而,当他们打开文书时,却意外地发现里面夹着一张陌生的纸张。
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官府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
“这是什么东西?”
“不知道,好像是有人故意塞进去的。”
“上面写的是什么?我看不懂。”
一些识字的农民开始尝试着朗读纸上的内容。
“……官仓鼠雀肥,百姓糠秕饥。民脂民膏尽,谁怜我等凄……”
随着朗读声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农民围了过来。
他们听着纸上的内容,脸上露出了震惊和愤怒的表情。
这时,巡夜司的人发现了情况,他们立刻冲上来,想要收缴这些“妖言惑众”的纸张。
“这是官府发的东西,怎么能说没收就没收?”
“就是,我们还没看完呢!”
“凭什么不让我们看?难道官府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吗?”
农民们纷纷抗议,不肯交出纸张。双方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在争执中,一些文书被撕扯,散落在泥地里。
有人索性捡起地上的纸张,贴在牛车上,贴在扁担上,贴在纺轮上……
《记事册》就这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迅速地传播开来,如同一颗颗火星,点燃了百姓心中沉寂已久的火焰。
邻镇的王老板得知了此事,立刻命自家酒坊的伙计,将《记事册》的内容刻在酒坛的外壁上。
他还在酒坊门口挂起了一块醒目的招牌,上面写着:“酒香不怕巷子深,字亮不怕夜路黑。”
一时间,王老板的酒坊生意兴隆,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慕名而来,一边喝酒,一边阅读酒坛上的文字。
《记事册》就这样以一种更加隐蔽和巧妙的方式,继续传播着。
赵九渊,这位退隐的老更夫,虽然不再担任职务,但他仍然掌控着一张庞大的情报网络。
他沿江巡视,发现张大户已经在三河口增设了暗哨,专门搜查那些携带纸张的人。
赵九渊没有立刻将这个消息汇报给陈皓,因为他知道,直接的对抗只会适得其反。
他决定采取一种更加巧妙的方式来化解危机。
赵九渊找到了漕帮的头目,与他商议了一个计划。
几天后,在运河南段的各个茶楼里,推出了一种名为“灯谜宴”的活动。
每盏灯笼下面都悬挂着一道谜题,谜底全部出自《记事册》的内容。
猜中谜题的人,可以免费获得一碗热腾腾的面条。
这个活动立刻吸引了无数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孩子们,更是对此乐此不疲。
一夜之间,“民议八条”变成了“元宵灯谜”,“粮布互审”变成了“打一买卖术语”……
就连那些奉命搜查纸张的巡夜司弓手,也忍不住混入人群中,猜谜取暖。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背下了整套规则。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