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屋

77书屋>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234章 神磨普惠民生焕新(第2页)

第234章 神磨普惠民生焕新(第2页)

现在,每日里多出了大把空闲。

王氏和巧巧婆媳俩,带头把家里那几台改良过的织布机,重新使唤起来。

她们不仅尝试纺出更细匀的麻线,织出更平整耐用的本色麻布。

还琢磨着,在张先生指点下,把这“纺织”也做成能给家里添补的小产业。

虽然,那更复杂的“染布”和“提花”手艺,还得慢慢学。

但至少,她们已经动起来了。

那“哒哒哐哐”的织布声,也渐渐成了青石村又一道充满生机的背景音。

村里其他有头脑、肯下力的妇人,也都跟着活泛起来。

有的,学着张家腌制酱菜、泡菜,用山里采的野果酿些酸甜的果子酒。

这些东西,虽暂时自家尝鲜,送亲邻品尝。

但谁又能说,将来不会成为青石村走出大山的特色产品呢?

有的,则扩大了自家后院鸡鸭的养殖,又换了几只小猪仔。

指望着多攒鸡蛋,多养肥猪,年节时自家餐桌添硬菜,还能拿到集市换活钱。

还有的,更精心地打理自家菜园子。

不再像以前胡乱撒种,而是学着张大山教的法子,深耕细作,合理密植。

甚至尝试搭简易暖棚,指望蔬菜能早些上市,冬天也能给饭桌添点绿。

她们还自发地交流经验,交换菜种,谁家丰收了,就主动上门帮忙。

那种淳朴的互助,那种对好日子的向往,在这些妇人身上,亮堂堂的。

男人们,也因为不用再耗时耗力磨粉,能更专注于田间耕作。

学习新技能,为家庭和村庄创造更大价值。

比如,跟着铁牛学打铁的后生们,如今有了更多时间专心练艺。

他们不仅能打制更多精良农具,还开始尝试打制菜刀、锅铲、门环等日用铁器。

铁匠铺的生意,也因此红火起来,偶尔还有邻村人慕名求打家伙什。

那些跟着柱子学木工的,也能更深入地研究榫卯结构和家具图样。

他们不再只满足于做桌椅板凳。

而是在柱子带领和张大山指点下,尝试制作“改良粮囤”、“多宝柜”。

还有模仿张家样式的“学士椅”和“八仙桌”。

这些新式样的木器,在青石村也算是难得的“好东西”了。

就连那些只知道埋头种地的老实汉子,也因从磨粉中解脱出来。

有了更多时间琢磨如何在自家薄地上精耕细作,提高产量。

他们主动向张大山请教轮作休耕、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也学着张大山的样子,更用心地积肥、沤肥,改良土壤。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